1976-07-30(本報特約記者 曾智高)
在關島的全國棒球專家大都認為卅日的中日之戰,中華隊的勝面遠比日本為大。中華隊顧問方水泉認為,中華隊只要演出正常,一定可擊敗日本。中華隊經理陳阿官更以充滿信心的口吻表示,中華隊至少可贏日本五分以上。根據大多數棒球專家的看法,日本是一支守優於攻的球隊。要想擊敗中華,似不簡單。讓我們來看看日本以往的表現,就可以知道大概情形了:日本對韓國之投,打數二十七、安打六,三振九,失誤一,打擊率約為零點二二。對香港之役,打數二十五、安打十、三振五、無失誤,打擊率零點四。可見日隊的打擊率並不高,選球也不夠技巧。如果不是香港隊投手太差,日本的打擊率還要低些。方水泉根據連日來搜集的資料指出,日本以水木勝、住吉秀實和永瀨誠三人的安打率較高,四棒大多和榮一則以長打著稱。若以體形來區分,方水泉說,日本大個子球員不善打內角球,矮個子球員不善打外角球。方水泉建議投手陳義信面對大個子時多投內角球,對矮個子時多投外角球。為了減少日本得分的機會,方水泉建議陳義信多投變化球給大多和榮一打擊。不讓他擊出全壘打。大多和榮一在對香港一役,曾於一、五兩局,各擊出一支左外野的三分全壘打,非常可怕。方水泉還指出,日本隊的中外野手大多和榮一,游擊手後籐英一郎,三壘手津村潔基本動作非常優異,中華進攻時,落點儘量不要選在這三個人的防守區內。中華隊恰恰與日本隊相反,是一支攻優於守的球隊。關島天氣不佳,球場積水,不利於防守,將授與中華隊可乘之機,中華隊只要小心選球,很可能因拜場地之賜而變成安打。這將使中華隊佔了很大便宜。據中華隊智囊團的預測,住告已於對香港一役主投,無法於卅日出戰,因此日本很可能以津村掛帥而由荒木擔任支援投手。津村是日本隊的主投手,曾在對韓國之役擔任投手,一共三振韓國球員十二次。津村的武器是下墜球和快速球,據隨隊裁判吳清山的看法,津村的球路近似高市惠安隊的姬尚宏,但下墜球的孤度角度較少,威力稍遜。中華隊在全國選拔賽中,曾敗在姬尚宏主投的惠安隊的手下。陳阿官在取得全國代表權後,即加強訓練應付姬尚宏的球路,如今一旦面對津村,陳阿官認為已不足畏。荒木也是日本隊的主投之一,曾在全日本選拔賽最後一場決戰──對關東泉大津之役,繼津村之後擔任救援,表現不錯,如果日本以荒本出投亦有可能。另一名投手永井缺乏威力,上場的機會甚少。中華隊則是以王牌投手陳義信掛帥,彭裕國擔任救援投手。陳義信若能發揮平日的水準,應可封鎖住日本隊的打擊。儘管中華隊實力高於日本,但絕不可稍存輕敵之念。比賽時尤應把握「先馳得點」的機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廿九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