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03-07(本報記者賈亦珍)
在強力動員仍未能造成連滿景象的台灣大聯盟,比賽精采度的重要性已提前浮現,未來台灣大聯盟能否真正靠球賽本身吸引觀眾,就得看各隊教練與球員的努方了。台灣大聯盟第一周平均票房每場八二七七人,只有一場滿場,這個數字由於有一些贈送票在內,實際有效數字要低一些,而且有好幾場發生打了一半走掉一些人的情況,充分顯示除了賣票要有策略外,球賽仍是吸引票房最重要的因素。失誤是球賽精采度的一個主要指標,球迷最不喜歡看失誤多的球賽。台灣大聯盟第一週六場比賽出現了廿九次失誤,平均每場有四點八三次,這樣的數字確實多了些,當然這與台灣大聯盟球員多是新手有關。第一週六場比賽雖然平均每場得十點三三分,擊出十七點八三支安打,但實際戰況卻是暴起暴落,有多到一場廿八支的,也有少到一場八支安打的,這也顯示台灣大聯盟球員的打擊起伏很大,不是好現象。本土球員實力不夠造成全靠洋將打天下的局面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問題也要趕快解決,沒有明星本土球員就沒有球迷是必然的道理,職籃票房就是個明證。靠人情賣的票只有一兩次的功效,企業團體買來作員工福利或回饋客戶的票,也必須要讓員工或客戶覺得這個回饋或福利有價值,而要讓這薄薄一張紙顯現價值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打出好看的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