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02-22(本報記者賈亦珍)
對陳慶國來說,兒時回憶最多的地方是後山─他家後面的小山。有空他就會往後山跑,即使沒空,他也要想盡辦法溜到後山,因為那兒有他的堡壘。他的姨媽在山上有一個牧場,陳慶國在山上找了一個據點,領著也的一些死黨,用乾草、木材、竹子搭成一個堡壘,小孩都可以鑽進雲。每回上山,都先到這個堡壘內會合,再決定要到那兒探險。說到探險,這也是他們在後山最快樂的事,後山有很多山洞,洞內很多隧道,彎彎曲曲,岔很多,平常人都不敢隨便進去,怕迷路走不出來,偏偏他們這一群膽大包天的小鬼最喜歡的就是到山洞裡深險。通常他們的探險行程都是先飽餐一頓水果大餐,姨媽的牧場旁邊也種了水果,姨媽規定他們只能撿掉下來的水果吃,這沒問題,他們以人工的方式讓水果掉下來,搖果樹、用長竹子打,他們絕不爬到樹上摘,只撿地上的,不犯規就可以,姨媽其實也知道,對這些小孩也沒辦法,也就由著他們胡鬧。吃完水果就是逛山洞了,道具先要準備,有蠟燭的元宵燈籠、竹子做成的火把,當然,手電筒更方便,但畢竟少了那分神秘感,困此他們不太用手電筒,進山洞後就開始探險之旅,前面的一段看到的都是垃圾,一些遊客留下來的垃圾,這是最不好玩的一段,接著越走越深,岔路越來越多,緊張刺激的感覺就出來了,走著走著,他們發現有光線,順著光線走,竟然走到洞口了,只是出了洞口,景致完全不同,不是原來的洞口,原來是山的另一邊出口,一趟探險之旅就完成了。山這邊的洞口有好幾個,山那邊的出口也有好幾個,陳慶國說,幾乎每個洞口都被他們走過了,每個岔道他們也都探過險,那些岔道是死路,那些岔道可以通到山的那一邊,他們一清二楚。唯一的遺憾是,他們的探險之旅除了找到出口外,沒有發現任何寶藏,那些常在電影上看到的金銀財寶、藏寶圖,那些常在探險小說上看到的枯骨、地下城,也只在他們夢中出現,並未在後山發現。陳慶國笑著說:「這些回憶就是我的寶藏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