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臭屁的資料 沒臭屁的天分:(聯合報)

1997-01-20(本報記者林以君)

在職棒,「臭屁」是戰續出色球員的專利,在職棒之前張泰山就被灌輸「臭屁的條件說」,統一獅吳俊良有一次以美和學長的身份,很狠地告訴泰山..「除非你有成績,才能像我一樣「臭屁」。」吳俊良的「臭屁條件說」很實際,因為一名業餘球員的未來以打職棒為目標,要進職棒的條件就是要成績,吳俊良以個人國內外彪炳的戰績清楚地告訴泰山,成為一名各方爭相邀請的球員就要具備臭屁的條件,成績就是一切條件中最重要的條件。從台東鄉下一個在河邊玩球的小孩,到「百條香腸再見滿壘逆轉全壘打」的締造者,泰山是泰源村的希望,也是台東的希望,可是一到美和中學,和他有類似光榮事蹟的球員比比皆是,泰山突然覺得自己只不過是眾多好手中的一個而已,套句吳俊良的話,「沒什麼好臭屁的」。有吳俊良的例子在前面,泰山覺得自己真的沒有什麼,而且在美和時又只被選上一次國手,他的功力沒有反映在成績上,縱使許多瞭解泰山的人不擔、心,但一直沒有出頭的機會任誰都會心急。泰山在最徬徨的時候去敲徐生明的房門,希望徐生明能指點迷津,徐生明為他開了一扇窗,但師父把他引進職棒之門,一切修行就得靠自己,過去這一年裡,泰山確實自己修行得不錯。三成三三打擊率、十六支全壘打、味全龍隊打擊率第三名、全聯盟第十一名,多少臭屁的投手栽在泰山的木棒之下;他成了知名運動用品商的代言人,各種媒體爭著找他上節目、接通告,這樣的條件可不可以臭屁一下?泰山還有點猶豫。他曾經不只一次的因為應付這些成名後的事情,忙得一團亂,時間管理的能力逐漸下降,生活除了練習之外,也多出了對未來的疑惑,在忙碌與疑惑中他感激傳授他所謂「臭屁條件說」的吳俊良,也對徐生明的知遇之恩再三提及。直到現在,他似乎已有了臭屁的條件,但還沒有學會如何臭屁。他也知道,有些球迷真的喜歡土土的張泰山,根本不要和臭屁的泰山在一起,去年的泰山之所以成為呼風喚雨的「森林王子」,可能就和他不知道如何臭屁有關,或許,泰山迷就是希望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