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2-06(本報記者林以君)
現階段的台灣職棒要實施主客場,似乎注定得「反向操作」,相當於樹被砍光後,再想在種樹的地方植入合適此地的樹苗,然後回頭來喜愛這些樹苗,這種反其道的經營法或許值得冒險、期待,不過前提是球迷認同植樹的台灣大聯盟,及其現階段洋將比例較重的作法。美國職棒第廿九、第卅隊亞利桑納菱背響尾蛇隊、坦帕灣魔光隊成軍,是因為這兩個地區(亞利桑納州、佛羅里達州)常年成為職棒冬季聯盟、春訓場地,邏輯上是「球迷群成形、發展地區球場球隊、養成彼此認同感」之後,再成立球隊,亞利桑納、坦帕灣順理成章成為響尾蛇及魔光隊主場。台灣主客場間的距離小,球隊與球迷間認同感,也因為人口流動率大並集中在都會,分不清城市之別,中華職棒聯盟走主客場制因而難上加難。台灣大聯盟把球隊移植至某地,以辦棒球營、參加地區農產特賣會等方式拉近距離,再把球員戶籍遷回故鄉,將培養認同感當成任務,以期打出故鄉味的棒球賽;但短時間內洋將比例高,本土球員能出頭者較少,故鄉味的職棒賽如何改洋味為土味,應是能否營造出主客場制精神的關鍵,至於參與地方基層棒運建設,沒有主客場制,一樣可以大方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