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7-20(本報記者孫鍵政)
美和青少棒隊贏得今年中華隊代表權,八月上旬赴美印第安那州蓋瑞城衛冕世界青少棒賽。中華棒協理事長謝國城主持全國青少棒賽閉幕時說,青少棒隊伍打擊較差。當然,這也是冠軍隊美和的缺點,以美和對益新之戰來論,一場比賽只有三支安打,而且一局一支,無法得分。益新投手林建華還算不上最佳投手,就封住美和的打擊,憑這一點,美和隊實有加強練打的必要。美和球員跟華興隊一樣,打擊共同毛病是不會打軟球,也對曲球頭痛。林建華的球,直球毫無威力,只有內曲略帶下墜的球路比較厲害,這種投手也封住美和打擊,實在奇怪!在美國比賽,投手絕大多數是快直球,美和喜歡這種球,不過,萬一碰上變化球投手且捕手也很好的隊伍,就不好打,因此,希望美和隊在集訓期間多練習打擊。今年全國青少棒的球隊表現,好像不如去年,好球隊沒有好表現,只有桃園盆新隊重要關頭全壘打叫人回味無窮,看球賽的觀眾也減少很多,是否意味青少棒沒有以前熱鬧。連日來,看了青棒與青少棒的全國比賽,青棒隊各隊實力接近,強與弱之間差別不大,青少棒則不然,明顯的分成三級,贏球的隊伍並不完全以技服眾,輸球也不完全技不如人,實含有很大的好壞運氣在。以參加全國賽的青少棒而言,有一半並非訓練精良,訓練好的隊潛力未獲發揮,這是什麼緣故,球隊教練們應好好研究研究。舉一個例子來說,球隊在場打擊,上場時教練常常忽略指導,打完的球員退場也沒跟要上場的球員講投手情況,打完了的球員回到休息室,教練也沒有跟他講剛才打擊的缺點,有時候講一點,但好像太含糊不具體,反而是些安慰的話,也許對鼓舞士氣有用,但對打擊並沒好處。另外一點也常被球員忽略,那就是把握投手的壞情況。例如,投手上場緊張而不易投出好球時,壘上已經有隊友,接棒打擊者不必急普逢好就出棒,選球可以迫使投手自處不利情況,有很多青少棒球員還不能把握投手的壞情況,又如三壞球後,很多青少棒甚至青棒投手為了爭取好球,不惜投正中直球,這一球有很多球員因等球而錯過機會。青少棒球員年齡還小,當然不能用成人棒球的眼光來衡量他們,但是身為球隊敢練、經理,應該多講解,讓球員吸收,增加知識,若能如此,則青少棒與菁棒的成長將更快,也必然有助於成人棒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