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1-29(本報記者 林以君)
職棒新兵和信鯨前幾年大方借將,有情有義,如今自己加入職棒,環境丕變,之前送出去的人情似乎一個也要不回來。當初,和信借給三商虎隊童琮輝、借給味全龍隊黃文博,想的是什麼?是換得和信一身職棒戰袍,是希望至少在「情」字這條路上走得順利,職棒之路才好繼續。環境變了,和信鯨領隊陳雨鑫昨天指出,和信企業集團在兩件事上有悔不當初的感覺。一件是旗下緯來企業以十五億四千餘萬元標下職棒八至十年電視轉播權,在黑、金、賭瀰漫的現在往回看,有點奇怪;一件是和信鯨繳了一億兩千萬,換一身職棒球衣,重新來過的話,連一千兩百萬可能都要考慮。要球員要不回來,使得和信鯨更覺得委屈,明明是情理法說得通、明明聽到對方口口聲聲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借出去的黃文博、童琮輝,就像兩頭迷途的鯨,回不到原來的家。綜觀和信鯨至今做得最乾脆的一件事,是索性留住新秀楊煜堂,不拿他跟興農白昆弘交換,讓自己的選手自己用,省得再欠一個人情,對牛隊、對楊煜堂都是如此。因為「情」字這條路,和信鯨走來既辛苦又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