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11-20(本報特派員/施克敏)
中華成人棒球隊在世界業餘棒球賽中接連失利,已從原來雄心勃勃志在奪標的理想,降為排名殿後的境界,真是出乎意料!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實力不如人?是球運不佳?是諸將失常?還是教練調度不當?以中華隊前五場比賽來說,首戰波多黎各是超水準的演出,也是最漂亮的一戰,以六A比零獲勝。接著以二比三A及一比五輸給美國和尼加拉瓜,還是合理的成績,無可厚非。因為中華隊的實力的確較美、尼兩隊遜色。而對加拿大及義大利兩戰,中華隊都是在領先的優勢下而無法守成,該贏不贏,最後竟莫名其妙地輸掉。以中華隊的實力,居然在對加拿大之戰的第八局一局連續失陷四城。而對義之戰的第七局,一局之中被攻得六分,如此劇變,難以解釋!這兩場比賽,中華隊何以輸得如此不值得呢?(1)中華隊過於輕敵大意:犯此大忌的原因是去年中華隊曾在七局賽後,即以十比零大勝加隊,前年義隊是中華隊的手下敗將,而今年的加、義兩隊實力也不強,尤其是義隊曾經輸給南非及哥倫比亞,中華隊認為可輕鬆地擊敗這兩隊。(2)缺乏乘勝追擊,拚戰到底的鬥志與士氣:對加之戰,至八局前半中華還領先四分,而對義之戰,首局即很輕鬆地攻得兩分,至七局前半已領先三分,都以為勝券在握,諸將為之鬆懈,及至局勢突變,想振作已來不及了。(3)教練的調度有待商榷:這兩場比賽,都是高英傑當投手而在危機重重的時候,由蔡全欽後援,一次被逼和,一次反勝為敗。這兩次換投手,行動太慢而接替的後援投手人選亦不得當。對加之戰,高英傑連投兩次四壞球及被擊出一支安打,加隊一出局佔滿壘的緊張局面,已顯示高英傑的投球無信心,但未及時換下,他只得投出好球,免得以四壞球保送對方得分,因此被對方擊出二壘安打,連失三城。加隊追成五比六,只落後一分,而三壘有人,才由蔡全欽入替,臨危受命的蔡全欽只投四人,又被打出三支安打,而失掉關鍵的一分。對義之戰,七局後半,高英傑又出現威力減弱的情形,連續被擊出四支安打,而失陷兩分,中華隊只領先一分的情形下,又由蔡全欽接替,蔡全欽只投五人,有一次四壞球,被擊出一支三壘安打,一支二壘安打,連續失陷四城。這兩次中華隊敗戰的關鍵中,情形很相似,也充分說明蔡全欽不適合肩當重任,何以教練非以他為後援投手不可呢?何不以球技與經驗均佳的蔡旭峰入替?(4)陣容的安排不夠靈活:教練曾表示這次投手代打的人選很理想,如鄭昆吉、張安庚、李來發及陳勝次等打擊都不錯,而洪文德兩場的打擊表現都很好,但教練卻重用打擊不強的郭義煌(三場中十次打擊無安打)來擔任投手代打者,這是令人費解的地方。而對義之戰,最後一局,周阿海上一壘後,居然會派出速度很慢的黃家興來代跑,而蔡全欽無法穩住陣腳時,不即刻換投手反而換捕手。由上述情形可看出教練臨場經驗不夠,心慌、緊張,也顯示他未能知人善任。(台北時間十九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