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07-09(台北/陳來斌)
商業活動結合。至今,幾乎達到自由化與商業化的境地(本屆奧運大項中的棒球,仍是非職業性比賽。)相信到了公元二○○○年雪梨奧運時,必定是百分之百開放,朝奧運比賽所追求的「更快、更遠、更高、更重、更美、更……」目標邁進,這是潮流所趨,更是為觀眾所樂見。對奧運歷史而言,具有正面的意義。中華隊參加奧運以來,最佳成績為銀牌,過去雖有奪金機會,但都擦身而過,令各界感到遺憾。而更早時代,「志在參與」的觀念,也是成績不佳的原因。如今,「志在得牌」已成選手及國人的共識。在這個集運動及表演於一體的世界性運動大賽中,鎂光燈永遠投射到勝利者身上,是典型的「錦上添花」場合,偶爾中的偶爾的「雪中送炭」,簡直就是神話。本屆奧運中,最新國內球好感傷的莫過於棒球一項;上屆奧運得銀牌的中華隊,未能獲得亞洲代表權,而被摒除於亞特蘭大門外。這對我國棒運及幼年期的職棒而言,無異平白失去增添正數的機會。而下屆奧運除非意外,否則,棒球必開放職業球員參賽,試想,以我實力、面對美、日、古巴,或中南美各隊,再想得牌,恐難於業餘時代,但願,各級主管及早因應。畢竟,棒球一向是我們的招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