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自在迷棒球:(聯合報)

1996-06-28(黃冠雄)

現在很多球迷是跟著當年的少棒狂熱而成長,職棒的興起只不過是喚醒他們的記憶。可是對於七○年代才出生的我,當年的少棒瘋只能從別人口中或書本上去想像,所以我是新世代球迷,因為職棒開打才成為球迷的新新人類。雖然我是新世代球迷,可是現在對於棒球知識的程度,可是一點都不輸老球迷。從什麼是防禦率到美國職棒,都曾經很認真地學習,下過苦功。到了職棒四年,我加入了「兄弟」台北啦啦隊。那一年是七年球迷生涯中最瘋狂的一年,晚上六點半的比賽,五點就到,吶喊了一整晚,回到家往往是十一點多了,非常的疲累,可是非常的充實。不過也因為加入啦啦隊,對棒球的狂熱陷入第一次的低潮。因為親耳聽到最惡毒的髒話,是從一些不滿十歲的小孩口中說出;親眼看到球迷以眾欺寡,用腳踹人;也曾見一個未打開的礦泉水瓶從我頭上三公分飛過……惡質化的球迷性格讓我感到很難過,因此退出啦啦隊。從此,試圖過著沒有球賽的日子,但是畢竟放不下,棒球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偶爾仍會關心一下「兄弟」的近況。去年寒假突然心血來潮,寫了一篇文章寄到棒球雜誌社,沒想到居然登出來了,主編甚至希望能和我長期合作。就這樣開啟了第二個棒球春天。在這一年寫作生涯中,常和一些高手一起討論棒球,共享經驗;一壺好茶,古今多少棒球事,盡付笑談中。可是卻也在不知不覺中,陷人第二次低潮。眾所周知,目前的棒球環境有很多問題,球場差、球團只顧賺錢等等,深人業界更可以知道一些大黑幕。我發現所寫的文章,愈來愈偏激,在看比賽時,幾乎忘了怎麼欣賞球賽,只專注地在找漏洞、在挖瘡疤,我嚴重地懷疑自己到底是愛棒球,還是恨棒球。直到最近我想開了,雖然大環境不可能馬上改善,雖然一個好球場需要等待,但我仍然愛棒球。台灣就算三年後有「巨蛋」,當時的棒壇一定會出現更新的問題,需要媒體善盡督導之責,我自認應該不停地努力,為建立棒球新世界貢獻棉薄之力。如果當一個球迷想要獲得回饋,那去愛,去愛棒球,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收穫,一種報酬,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經由棒球更加瞭解自己,誠實地享受自己的生命,管他球團怎麼做,爽快最重要。請記住職棒事業真正的主角是球迷,好好地享受棒球之樂,其他的事讓時間去解決吧!真情真性地去體會棒球,做個瀟灑自在的棒球迷,風靡、沈醉,在每一個燦爛的棒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