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01-29(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台中啟明學校的一群盲生,喜歡打棒球。特製的球,投出後唏嗦作響,連職棒明星林仲秋都被三振……幾位職棒明星踏進台中啟明學校,與棒球社的球員打了一場難忘的球賽。三商虎的林仲秋半閉著眼被盲投手「三振」,味全龍的林琨瑋拿著盲用棒球,摸索半天,抓不準「好球帶」。這一場「有聲棒球」,至今還讓啟明的學生回味無窮。讓一般人閉著眼睛打球,這可是一大考驗。那天,林琨瑋投球時,屢被打出安打,有「全壘打王」之稱的林仲秋,揮棒連連落空,這群熱愛棒球的盲生興奮得直喊,成就感十足,棒球明星則是一臉的苦笑。職棒聯盟答應,今年球季在台中的第一場開幕戰,將專車接該校師生「觀賞」球賽,還邀講啟明學校的國樂隊演奏國歌。現在,校內的棒球迷談起這件事就露出嚮往的神情,已經開始討論該穿什麼、帶什麼零食。棒球 如癡如醉台中啟明學校不少學生對棒球十分著迷,球季一到,收音機幾乎不離身,走到那裡聽到那裡,聽到精彩處,學生敲桌子、打床鋪的聲音此起彼落,與一設的棒球迷毫無二致。老師看了又好氣又好笑,常自我解嘲說:「這些孩子,上課有這麼認真就好了!」台中球場有比賽的時候,盲生會央請弱視生當嚮導,幾個人搭公車到球場「聽」球。球賽結束,又一個搭著一個回學校,樂此不疲,棒球社的社長許慶得說,每個人支持的隊伍不大一樣,為了心目中的偶像還會互相爭論、吵嘴,明星球員的動向、生活點滴簡直如數家珍,問盲生為何喜歡偶像球員,答案則是「感覺很帥」、「說不上來」、「球技很好」等等。盲生打棒球可是煞費周章,啟明學校打的是「有聲棒球」。盲生絞盡腦汁,讓棒球發出聲音,「聽聲辨位」打得八九不離十,防守的人循著球的聲音,接球準得讓人訝異。「有聲棒球」在啟明學校已有幾代歷史了,棒球的種類代代演進,剛開始時,盲生將雜物裹上棉紙、報表紙,拿膠帶綑出圓形,不過這種「球」發不出聲音。後來有人在棉紙中放進幾個瓶蓋,球一投出去,卡啦卡啦作響,但是體積不大,打擊命中率不高。至於棉球究竟是誰發明的,今天啟明的師生都說不出由來了。小棉球對弱視學生比較適合,對全盲的學生命中率就不高了。高中部的陳陸庭靈機一動,心想盲用排球夠大了吧?排球裡面有小鈴噹,再綁上塑膠袋,唏嗦作響,打擊者很容易判斷球路,打起來駕輕就熟。現在棒球社的比賽,弱視生打小棉球,盲生打大球,該也不佔便宜。棒球 聽聲辨位「有聲棒球」的規則很有趣,可說是「球員兼裁判」,通常學生在玄關後面的矩形草地上打球,約廿公尺外後方是兩棵大樹,超過大樹算安打,兩側有十株桂花叢,越過花叢就是界外。球落地彈第三下,防守球員接不住,也算安打。彈兩下以內接住,就算被接殺。還有一條規定,只要球擊中投手也算安打,球員得意的說:「往投手身上招呼就對了!」打擊手就位時,拿著球棒往地上敲,投手就知道可以投了,大球以滾地方式投出,小球則是像一般的投球,防守球員平均分佈在投手後方。讓旁觀者驚訝的是,球一擊出,防守球員就會對著球飛方向移動,雖然不一定能接殺,但是方向準錯不了,「有聲棒球」擊出後不跑壘,繼續換下一名打者,四支安打算得一分。球員打球幾乎入迷了,學校晚自習結束已八點半了,有時候幾個人一吆喝就開打,打到近十一時還難以罷休,球員認真的說:「不吃飯不睡覺都沒關係!」有時打不出輸贏,球賽已持續三個多鐘頭,社長許慶得說:「這要靠耐力喔!」擊球曾經打破教室玻璃,不過校方並不在意,仍舊鼓勵學生打球。棒球社的球員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都有,畢業學生出社會以後,還念念不忘,三示五時回學校與學弟較量一下。校長洪昭義形容,學生打球時的快樂似乎源源不絕,跑跑跳跳一點也不嫌累,他們樂在其中,旁觀者也感染到一股輕鬆。有一天,洪校長就忍不住,拿下手錶走上前去,「我也來打一下!」結果,在右外野被接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