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孕育下一支中華成棒隊了:(聯合報)

1995-11-02(本報記者 賈亦珍)

中華成棒隊結束洲際杯賽程,也意味著這一支中華隊球員將各奔前程,中華棒協應開始考慮下一支中華隊的組成及培訓工作了。自從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拿到銀牌後,中華隊在國際間獲空前的高聲望,但戰績也是空前的爛,當然奧運銀牌戰將進入職棒,中華隊面臨青黃不接,是主要的因素,但這也暴露出當時缺乏未雨綢繆觀念,沒有為未來的中華隊先打底的錯誤,這個錯誤使中華隊這兩年在國際賽中屢遭羞辱,也使球員信心屢遭無情打擊。往者已矣,來者可追,過去的羞辱已過去了,不應讓未來的中華隊再遭羞辱,下一支中華隊的培訓工作這個時候就應該起步了。儘管未來可能是職棒球員打奧運,但畢竟現在還未成為事實,而且職棒球員也不可能打所有的比賽,業餘球員仍有空間,因此業餘球員的培訓不能斷。南韓在失掉上屆奧運參賽權後,所進行的復仇計畫值得參考,他們從青棒找了一批有潛力的球員進行長期培訓,派他們參加大小國際賽,教練採責任制,這次順利拿到參賽權就是成功的例子。中華隊過去並非沒有培訓第二隊的經驗,一九九二年奧運銀牌隊伍就是一九八八年時的第二隊,這也是成功的例子。陳盛沺已決定繼續接掌棒協理事長職位,就應該好好從頭來做,並把新一代中華隊的組成視為最重要的事。國內年輕好手仍多,例如曹竣揚、許銘傑、蔡士勤都在國際賽中有很好的評價,把這些年輕球員組織起來的中華隊,仍有一定的實力,若能給他們好的訓練環境,足夠的國際賽經驗,未來的亞運、亞洲賽、世界賽、洲際杯、甚至奧運,他們都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