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03-12(記者林以君/專題報導)
喜歡看職棒賽的球迷請注意,別忘了今年有四連戰。除了週二起的四隊賽程外,每逢週四開始就有另兩隊四連戰,準備現場買票的球迷得提早收拾公事包、書包,但四連戰同時壓縮球員自由活動時間,考驗球隊投手戰力。職棒六年賽程增加卅場達三百場後,最天賽制變革,是將三 戰增加為四連戰,除週一不排賽程外,週二起四隊廝殺,週四起另兩隊鏖戰,此外,今年四連戰並不完全在同一場地,球迷最好在預售票口索取彩色印刷的賽程表,詳細查閱比賽地點。部分球團考慮「票房盈虧」,力爭四連戰不要在同一場地舉行,因為球隊在某一場地票房不佳,四歲戰如果還在同一場地舉行,差的會更差、好的不見得更好,不在同一場地比賽,還有機會換地盤翻身。今年卅次四 戰,有十二次在兩個以上的場地比賽,球員除了多打一場球賽,也得花更多時間,往返於不同球場,爭取不同地區球迷捧場,但為了票房,球員只好辛苦一些了。四連戰開始,也是投手戰力不足隊伍的頭疼時間。四連戰週日結束後如果遇到週二還有賽程,將是另一種型式的「五連戰」。台灣各地的巨蛋型室內球場至今還沒有著落,今年還是得看老天爺臉色吃飯。農曆清明節有春雨,接著五月有梅雨,七八月以後還有颱風,雨季不斷,遇雨補賽在所難免,不幸遇雨補賽,「六連戰」都有可能。今年賽程中,時報鷹、統一獅、俊國熊各有四次在四連戰週日賽程結束後,必須趕赴另一地準備週二的賽程,兄弟像有三次,味全龍、三商虎各兩次,鷹隊已提醒球員隨時要有「五連戰」準備。以往三連戰時,教練團如果準備了「三巨投」外加一名強力救援投手,調度上還勉強撐的過去,今年可能「四巨投」、「五巨投」還不保險,沒有足夠先發投手人才將很吃力,救援投手則要保存天天出勤的體能,隨時上場。各隊為了準備四 戰,甚至不期而遇的五連戰,自去年底即遠赴中南美州選將,不論先發、後援,只要能獨當一面的洋將就簽約。像隊至今仍未補齊先發投手陣容,最著急,原希望能在開幕賽後,新簽的八千美元洋投能立即空投戰場,但昨天又突增變數,無法穿黃袍;去年戰績墊底的俊國熊,也一直希望「三振王」威爾能盡速歸隊,讓投手群能更紮實。職棒今年首次嘗試四連戰,票房好不好?老天捧不捧場?球隊、球員該如何調整作息、戰略?甚至球迷看球習慣如何改變,都將是球團及職棒聯盟考核今年「四連戰效應」的指標。(糸列六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