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之路 不是坦途 三場戰事 愈打愈苦:防守表演絕技‧足見訓練有素 未來兩場比賽‧必須全力以赴(聯合報)

1973-08-16(本報記者 張昭雄)

華興隊順利闖過三關,可以說衛冕勝利在望,不過,可以預料得到,愈是接近尾聲,愈是艱辛苦戰,所以華興隊在未來兩場比賽,必須戰戰兢兢,全力以赴。華興隊前面三場比賽的表現,看來好像一場比一場不理想,原因是對方球隊愈來愈強。昨天華興險勝加拿大,令人捏了一把冷汗。華興隊先攻,萬一在最後一局被加拿大隊攻進一或兩分,豈非前功盡棄?所以,當比賽結束時大家才鬆了一口氣。華興此戰並沒有發揮平常的打擊水準,加拿大則打不到黃志雄的球,因此,戰績形成一比零的極微比數。華興隊只靠第三局的兩支安打相配,攻下勝利的一分,董國華的二壘安打,功不可沒。加拿大投手柴克的控球力強,內、外角球配合有序,使善於長打的華興隊,在打擊上無法發揮應有的水準。華興隊在長打上無法發揮時,應改變短打或觸擊的戰略,但全場只有第三局兩次觸擊及第四、五局各有一次觸擊的動作,專家們認為華興隊應重視打擊戰略,運用多種打擊作戰應付對方。使用長、短打,或觸擊短打戰略,能夠擾亂對方投手的投球情緒,影響他的控球威力,並且也能擾亂對方的防守。假使華興隊在第三局攻進一分之後,四、五、六局繼續運用多種打擊作戰,或許還能夠再得分,但華興隊並沒有這樣做,只在第四、五局各運用一次觸擊短打戰略。柴克的投球技術不錯,但還沒有達到威脅對方的境界,如果華興隊在打擊上稍為用心,並能配合打擊戰略對付柴克,相信此役不會贏得那麼辛苦。加拿大隊打擊率雖然是零(沒有安打),但只有四次被三振。換句話說,加拿大隊在十六次打數中,有十二次擊出內、外野的球,這些內、外野球都被華興隊一一接殺或封殺出局,可見加拿大隊的打擊還算不錯。如果華興隊在防守上略有疏忽或演出失誤的話,相信會造成對加拿大隊有利的局面。華興隊在此役的防守率是百分之百,從無一失,這也是贏球的因素之一。全場比賽除了左外野手董國華,右外野手余宏開及孫金鼎沒有接過球,其餘七名守將都有天衣無縫的防守演出,尤其是內野守將,不斷遭遇滾地球的侵襲,都能夠逐一封殺對方出局,實在可貴。加拿大在最後一局一人出局時,第八棒康基擊出一、二壘間滾地球,當一壘手黃永祥上去接球時,投手黃志雄能夠迅速補位,並封殺康基出局,這個動作完全是成人球員或是職業球員才能夠演得出來,確實令人刮目相看。此外,黃志雄、黃永祥、許永金有一次合作牽制成功,也令人叫絕,以上兩次優異的防守動作,證明華興隊是一支精練的球隊。在前三場比賽中,華興隊只在第一場對東蓋瑞隊有一次失誤,其他兩場從無一失,希望華興隊能夠保持優良防守戰果,應付未來兩場比賽。華興隊的三場比賽,平均打擊率有二成九八,比在全國選拔賽三場比賽的一成八六,有更好表現,如果以後兩場比賽,每場仍有三成左右的打擊率演出,則勝算很大。世界青少棒賽舉行四天以來,比較弱的球隊都紛紛遭到淘汰出局,留下的都是強勁球隊,所以華興隊必須全力迎敵。華興隊接下去的一場比賽是十七日上午八時半(台北時間),對手是美西、美南之戰的勝隊,這是一場爭取勝部冠軍頭銜的比賽,也是一場極為重要的比賽。華興隊在此役只許勝利,不許敗北,假使華興萬一敗北,可就麻煩了。因為敗北的話,華興隊還要連勝四場球才能奪得冠軍。理由是:華興轉移到敗部時,在敗部賽程中還要連勝兩場,才夠資格以敗部冠軍身份,與勝部冠軍爭取本屆冠、亞軍名次。與勝部冠軍之戰,也必須連贏兩場才能登上王座,這是雙淘汰制比賽的關係。所以,華興對抗美西、美南之戰的勝隊,必須力爭勝利。獲勝的話,華興隊就會輕鬆得多了,因為,得到勝部冠軍後,在對敗部冠軍比賽時萬一輸掉的話,還有一次比賽機會。總之,華興隊未來的比賽都很重要,絕不可輕敵。參加比賽的十個球隊,目前已有東蓋瑞、美北、歐洲、墨西哥等四隊遭淘汰,剩下的球隊有勝部的華興隊、美西、美南隊,敗部的美東、加拿大和波多黎各隊未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