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上幫倒忙:(聯合報)

1973-06-26(何凡)

緊張熱烈的少棒選拔賽現已閉幕,去年受球迷家長干擾敗給北市面退居亞軍的巨人隊,今年卻因同樣干擾加於北市隊而奪得冠軍,這顯示了我們提倡體育的一個嚴重問題,局外人在擾亂比賽,已妨礙體育的正常發展,如何糾正這些不良分子,整頓看台上的秩序,應當是今後體育、教育和治安當局共同研究的一個課題。以二十一日北市對巨人一役為例,打到第三局上半局,北市因為連連失誤,被巨人以四比○領先,但是這時情勢並不是絕望,因為北市前一天輪到休息,巨人則曾和榮工奮戰,並且派出了王牌投手鄭百勝,以下北市還有四次進攻機會,如果巨人因勞累及投手不足而缺乏後力的時候,北市仍有反敗為勝或是打平的機會(打平這次北市就是冠軍),即使不能平反,也不應當輸到十五比○。觀眾可以清楚的看到,從第三局下半局以後,北市已潰不成軍,全無鬥志,這不能怪那些可憐的孩子,因為被巨人拿走的四分不難追回,卻是看台上一群聲勢洶洶的妄人,要「換栽判」,要「不打啦」,擺出「不贏就要你的小命」的架勢實在無法應付,就是成人球員,在「非贏不可」的監視眼光下也會緊張失常,何況孩子?報載巨人領隊楊家寶說,北市與巨人實力極為接近,但是因為北市隊員心情太緊張,以致頻頻失誤,予巨人以先馳得點的機會,而啦啦隊演出的那一幕「鬧劇」之後,使小球員精神崩潰,根本就不能打了。所以我們可以說北市這次慘敗,前半場是被巨人打的,後半場是被自己的啦啦隊打的,對方的領先仍可追趕,自己的作孽就不可活了,楊家寶先生似應寫一封信給台北市的啦啦隊,感謝他們的幫忙,因為巨人在領先四分時,並不能保證必勝,幸虧北市隊員的鬥志被「鬧劇」打垮,他們才能毫不費力的又拿去了十一分,這件事可以給各區的少棒和青少棒隊一個教訓,就是啦啦隊一定要找懂球規,瞭解球員心理,更重要的是絕對不賭球的人組織,以免把一場有趣的比賽攪得鴨屎臭,如果代表隊自覺無力控制局勢,不如乾脆不要啦啦隊,反可以使球員放心的打球,因為幫倒忙等於「資敵」,內外夾攻誰受得了?「巨北鬧劇」演出後,次日警察禁止啦啦隊帶大小鼓上看台,不失為「亡羊補牢」之一策,我們認為警方應當會同體育界人士擬訂一個「體育比賽觀眾守則」,告訴看台上少數擾亂份子,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觀眾,超出範圍的請其出場,因為我們不能聽任少數人弄壞多數人的樂趣,並且妨礙體育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