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失誤:(聯合報)

1973-06-21(本報記者孫鍵政)

棒球比賽中,球員如果在能力範圍內表現錯誤或失守,名之「失誤」,裁判的執法有了偏差,似乎也可以稱為「裁判失誤」。巨人與榮工比賽時,裁判有三次失誤,因為巨人大獲全勝,不願計較,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第一次裁判失誤是榮工球員蔡鐘麟擊出安打上壘前,巨人守將去接球,將球碰出界外,蔡鏡麟即急奔二、三壘還搶攻本壘,裁判先判出局後來改判只准進入二壘,球出界外保送一個壘,裁判第二次的判決是正確的,可是當蔡鐘麟奔跑搶壘之時,裁判應作手勢先判決才對。第二次失誤是吳審在巨人搶攻三壘時,應該立即作手勢出局或安全上壘,可是隔了一會兒,等球員滑壘站起來後再判出局也有問題。第三次失誤是巨人第五局楊華元攻回本壘不算數,裁判的解釋是回本壘與三出局同時,故得分不算。事實上,楊華元回本壘是在鄭百勝三出局之前,且裁判的眼睛怎能同一時間兼顧兩個壘,因此楊華元得分應該算才對。裁判員在烈日當空且風砂瀰漫的球場執法,已經相當辛苦,偶有差錯在所難免,不過,一場比賽有三次失誤尚稱新奇,本來,實力接近的比賽,裁判員都很用心,錯誤就很少,幾乎沒有,但一面倒的球賽也是一場比賽,裁判應以等量視之,每場裁判多用點心,差錯一定能減至最少。(本報記者孫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