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想攻頂 先克服亂流:(聯合報)

1994-11-11(記者賈亦珍/特稿)

對時報鷹隊來說,職棒五年是個豐收年,明年則是攻頂年。由去年的第五名到今年的第三名,由B級隊伍躍升為A級隊伍,都還不足以說明鷹隊的進步幅度,事實上,鷹隊今年的第三名不但紮實,而且還對第一、二名球隊深具威脅,曾有拿到季冠軍的機會。毫無疑問地,日本廣島職棒隊在季前的協助訓練及球員供應,是鷹隊今年有脫胎換骨表現的主要原因,鷹隊今年打擊火力比去年旺,全隊八十七支全壘打傲視各隊,而守備失誤也比去年減少;廣島隊提供的奇戈、馬力兩名投手,在鷹隊的四十六勝中拿下十二勝,而路易也屢在關鍵時刻建功,當然奇戈的十一敗及路易常發生的失誤,也多少抵銷了這些貢獻。郭建成的轉型成功及黃裕登的磨出頭,則是鷹隊今年的最大收穫,這兩人將是明年鷹隊的攻堅主力。穩定性不足仍是這支年輕球隊的致命傷。今年球季每次在攻頂時刻,就會出現因緊張而形成的低潮,關鍵時刻的失誤,也是無法再上一層樓的主因,這些狀況也看得出來這支球隊還未成熟,但也因此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傷兵太多也是阻礙鷹隊戰績捷進的原因,王光熙、陳執信、曾貴章、楊章鑫、李聰富等人受傷,使鷹隊一直無法以完整陣容應戰。鷹隊明年將是具有奪冠實力的一隊,但要達成登頂目標,必須先加強穩定性,廣島隊的協助仍是必須的,鷹隊今年球季一結束,即把人馬拉到日本參加廣鳥隊的冬訓,就是希望多吸收廣島隊的經驗。好的外籍洋將對球隊實力會有大幅提升作用。鷹隊今年得力於喬治補上了四棒重任,使廖敏雄能消除一部分攻堅壓力,得以正常發揮打擊威力,而多情的不振則是影響鷹隊戰績的主因,因此鷹隊明年應在洋將身上作大投資,無論投打都要找到一流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