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10-15(記者曾清淡)
廣島亞運尚未落幕,中華代表團開始盤算可獲多少「國光體育獎章」獎金,數目雖未底定,話題卻不少,多半是圍繞在奪牌的難易度打轉。棒球隊不爭氣,話題自然多。因為一支棒球隊的選手加教練,一面銅牌就得頒發獎金兩千一百萬元,偏偏棒球隊這面銅牌得來並不光彩,以○比九輸南韓隊,被日本隊提前在第七局以十三比三重挫,昨天在銅牌戰大陸隊也贏得拖泥帶水。廣島亞運有四十三個國家及地區參加,各國都派記者採訪,彼此難免會打聽一面金牌賞多少,我們總是排在前茅;同樣一面金牌,我們賞三百萬元,彼岸才一萬人民幣,相差約一百倍,而且我們的教練可相對受獎。銀、銅牌也在國光體育獎章的獎勵之列,銀牌一百七十萬元,銅牌一百萬元,球類團隊項目以競賽規程的人數計算,以棒球隊為例,廿名球員加上教練名額,一面銅牌就賞兩千一百萬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國光體育獎章對運動員與教練的激勵作用值得肯定,尤其是中華代表團在四年前的北京亞運金牌數掛零,更須激勵。在亞運舞台上,獎牌排名是根據金牌數多寡,中華代表團在廣島亞運已摘取七面金牌,難能可貴。但是在三百卅七個競賽項目中,穿金戴銀的難易度差別很大,即使是銅牌,有些是輕而易舉,有些則須拚老命,立足點未必公平。國光體育獎章的立意甚佳,但是要落實獎勵的意義,必須儘速檢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