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 大聯盟的跳板:(聯合報)

1994-07-19(本報編譯中心報導)

據「今日美國」報十八日報導,台灣與棒球,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當地少年棒球隊多次揚威美國威廉波特。不過,台灣己有了自己的職業棒球,且吸引許多美國棒球選手飄洋過海到台灣一展長才。三商虎隊外野手哥雅表示,三年前,他有兩種選擇。他說:「我是到三A,再等跳到大聯盟,或是到台灣賺穩當的錢。結果,我決定到這兒打四、五年球。在美國,你永還不知道自己會上或下。我的感覺是,我再也不要道樣了。」哥雅已兩度被選為台灣明星球員,去年擊出廿支全壘打,奪得「全壘打王」。瓊茲是兄弟象專任救援投手,到台灣之前,在白襪隊打了三季的球。他說:「台灣讓我有機會證明,我還可以與來此打球的同胞一較高下。」台灣的確給瓊茲機會,與到訪的美國隊較量。去年國際邀請賽,瓊茲三振洛杉磯道奇隊的皮耶薩與史卓貝瑞,保住了六比五的戰果。台灣職棒進入第五年,球員來自美國、多明尼加、南韓和日本。對美國球員來說,除在小聯盟、墨西哥、歐洲外,台灣是不錯的選擇。這兒的年薪從二萬四千美元到逾十萬美元不等,另提供宿舍。此外,許多球隊還有可觀的分紅。一些美國選手希望,以台灣經驗做為躍上大聯盟的跳板。曾來台灣效力的投手強生和尼洛,現即分屬白襪隊和海盜隊。不過,對所有球員來說,適應台灣生活誠非易事。這裡的集訓從一月初就開始,絕大多數球員要到十一月底才能返家。除此之外,一些球員適應台灣的球賽也很困難,俊國熊隊的投手威爾就說:「這裡的打球方式和美國不同。這裡的人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受了傷,就要多投點球。但這裡的球季實在太長。」不過,洋將表示,台灣球迷讓他們相當激賞,如日本球迷模式,這裡的球迷會在觀賽時不斷歡呼、擊鼓,直至比賽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