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風順:多沒意思!(聯合報)

1994-05-11(童心)

職棒三年上半球季,王光輝打擊陷入低潮,一開始他不以為意,認為只是一時不順罷了,沒想到十幾二十場下來,打擊仍未恢復,這下他慌了,滿耳朵聽到的都是「第四棒打這樣能看嗎?」「不動的第四棒」這下子可能會變成「不動的冷板凳」,王光輝不知如何是好,每晚上床後想的都是:「為什麼那個紅中直球不打?我為什麼偏偏要打那個壞球?」想完了昨天,又想到:「今天會是誰投球?我要怎麼應付他的球?」腦袋不停地轉,有時想得躺不住,還要起床走走才能再上床,等到闔上眼已是天之將白,就這樣每天陷入這種「後悔─失眠─失常─後悔」的循環中。球季進行快一半因時,王光輝有一次看到一本勵志的書,他突然想到:「對呀!這些挫折、低潮,就是老天要我面對的挑戰,一路順風怎能叫做人生?」他決定重新再來,再證明給別人看。他首先定下心來檢討自己會陷入低潮的理由,發現一方面是心理壓力重,同時也是自己的體能狀況沒有調整到最高峰。體能不夠,爆發力無法完全發揮,打擊威力自然也會失色很多。王光輝知道,加強體能將是狀況恢復的不二法門,他開始做重量訓練、跑步,把體能調到高峰。同時,他知道壓力大會使自己表現走樣,因此他面對壓力,將壓力視為一種拚鬥的動力。在克服心理問題後,王光輝的打擊威力重現江湖,「不動的第四棒」再度回到王光輝身邊,他知道他已克服職棒生涯最大的危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光輝說,這次教訓告訴他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