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12-06(何開宗)
此次中華隊在世界棒球賽,的確發揮了精湛球藝,已受到世棒重視。不過,中華隊的缺點,按照貴報所報導,運用了過多的觸擊短打致當贏未贏,貴報說是「迷信短打」本人覺得甚為適當。我所知近代棒球,對觸擊短打戰法有很大改進。即觸擊不如三十年前那樣有效。近代觸擊較前不利條件有,第一、對防止觸擊有了驚人進步。即守備方能猛烈突進來使對方束手無策。最初施出這項守備陣形的是佛拉地‧力地。此項戰法現已普及到各國。日本巨人隊就是在美國「勒加斯隊」學習這種技巧,回來運用結果,使對方無法成功的使用觸擊短打。第」一、球製法業經改良,彈性遠超過三十年前,現在球跳得遠,滾得快。第三、球棒木質堅硬,故觸著球時球跳得遠,滾得快,所以難於觸擊。因此為了施行觸擊,近代棒球即立為原則,一、在前半場(一至五局左右)不施觸擊,都在後半場始採取觸擊。二、打者的球數較有利時始命令施行觸擊。即投手非投好球不可時,命令觸擊。三、出其不意中的觸擊可獲成功。(視對方守備離本壘較遠時)看新聞報導這次中華隊觸擊都不合這些原則,故應勝未勝。不過,在國內尚未有隊伍好好學習對觸擊守備戰法所以容易獲成功。希望國內棒球界能在守備觸擊方面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