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球員打奧運 我們裡外都吃虧(專題報導):(聯合報)

1994-03-03(記者賈亦珍/專題報導)

在國際奧會的強大壓力下,國際棒總將於五月的臨時會員大會,作成是否准許職棒球員參加奧運的決定,這個決定無論對國際或對我國棒球發展,都有關鍵的影響。最近幾屆奧運在商業掛帥下,對參賽項目作了很大增刪,對運動員參賽資格也放寬許多,尤以職業選手能參賽是最大突破,但棒球在納入奧運項目後,始終未准許職棒球員加入,使比賽的精彩性打了折扣,直接影響「電視收視率」,犯了國際奧會大忌,因此一再施壓要國際棒總開放職棒球員打奧運。國際棒總在今年初的執委會未能就此問題作成決定後,經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籌委會在與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項目委員會主席費裡商議,向國際棒總發出具有「最後通牒」意味的「強烈建議」,要求開放職棒選手參加奧運,否則棒球將由奧運中除名。由執委會投票情形觀之,歐洲及美國是持贊同意見,中南美及亞洲的日本及南韓則反對,以聲勢及會員國分佈來看,此案在五月會員大會中通過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通過,對我國棒球發展的影響就大了,不但危及業餘棒球的生存,職棒也受傷害。單以業餘棒球論,我國可以很自豪地說是亞洲三強,並且一度是世界四強之一,但若准許職棒球員打奧運,以職棒球員來組隊,單是亞洲的日本、南韓,甚至目前有七名球員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打球,本身又有職棒隊的澳洲,實力也在我國之上,在亞洲資格賽要出線難之又難。就算是在亞洲能出線,以目前世界棒壇而論,美國當然是超級強隊,日本、南韓其次,中南美的墨西哥、巴拿馬、委內瑞拉、多明尼加、波多黎各都有在美國打大聯盟的好手,每年都舉行冬季職棒賽,這些國家組成的隊伍,客觀來說絕對比我國強,再加上實力比一般職業隊強的古巴隊,以及有兩支美國大聯盟球隊的加拿大隊,我國要在奧運會上有好成績,有如登天。在這個情況下,我國在國際棒壇的實力將立即降為五名外的二流地位。對內來說,問題更多,既然職棒球員都能打奧運,原本設定的職棒與業餘界線自然會被打破,則在職棒隊換血需求殷切之下,大量的業餘好手會湧入職棒,現存業餘隊的生存將會受到嚴重威脅,有些隊伍勢必要立即加入職棒,有些則會被迫解散。如果發生這種現象,最慘的恐怕是目前六支職棒隊年齡較大且上場機會較少的球員,新陳代謝的結果,勢必有不少人被解聘,而今年又是四支老球隊球團與球員五年約的最後一年。而揠苗助長的結果,對我國三級棒球發展又會發生什麼影響?若有些隊伍不願意改為職業隊,本身待遇又不比職棒差多少,例如合庫隊,則在業餘球隊大幅減少情況下,比賽機會減少很多,自然會萎縮。此外,選拔賽要怎麼打?是不是業餘隊與職棒隊混在一起,或用遴選方式?關係奧運參賽權的亞洲杯是否也准許職棒球員參加?若由業餘球員打到的參賽權,再換由職棒球員參加奧運,獎金問題將擺不平。中華隊執行教練謝明勇就半打趣半認真地說,未來合庫隊要與職棒一起參加國手選拔賽時,可不可以用鋁棒?而職棒隊在每年例行賽外,是否還有餘力參加選拔賽,以及出國打亞洲杯、世界盃、洲際杯,以及奧運等繁多的國際賽,也有問題。以整體來評估,准許職棒球員打奧運雖是國際趨勢,但對我國來說是弊多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