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明從「玩」球到巨星:那個年代 全國兒童都夢想成為棒球隊員(聯合報)

1994-01-07(記者鍾沛東)

一位運動員的成功,總不外靠自我努力,伯樂般的教練,再加上適時的機會,這樣「千里馬」就可能一躍千里,成為耀眼的巨星。徐生明,我國職棒史上最年輕的總教練,當年也是如此,為了陪教練的兒子「玩棒球」而加入球隊;獲得兩位「伯樂教練」的啟蒙調教後,自我錫勵奮進,終能成為棒壇的一顆耀眼巨星。從中華巨人少棒隊、中華美和青少棒及美和青棒隊到中華成棒隊,徐生明這位當家投手,難得缺席,經年東征西伐,南征北討,為我國代表隊奪得許多錦標與榮耀。三年前他更以最年輕的職棒總教練姿態,執掌味全龍的兵符,達到他棒球生涯的巔峰。徐生明生長在棒球風氣興盛的高雄縣美濃鎮。當年這個人口約五萬的小鎮,鎮內就有八支少棒隊,每年定期舉行比賽。這個小鎮也出了不少棒球好手,除了徐生明外,曾是我國青少棒、青棒名投手的張沐源,以及現任兄弟象隊投手張永昌,也都出自美濃,而且都是教練鍾美連與吳寧德兩人的得意門生。談起徐生明踏入棒壇的經過,亦是有一段有趣的因緣際會的過程。因為民國五十七年,當時的徐生明還只是美濃國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按學校的傳統規定,學生必須到五年級才能參加學校棒球隊。但是在那個年代全國兒童均夢想成為棒球隊員,當時學校棒球隊教練鍾美連的兒子也希望參加棒球隊。在達到父親課業上的要求後,終獲得允許加入棒球隊「玩」球,但是由於當時他也只是四年級的學生,在體型與臂力上實在無法和五年級的學長們一起練球。教練父親遂允許兒子找一位同年級的同學一起參加練習,而當時找的就是徐生明。剛參加球隊的徐生明,所擔任的守備位置並不是站在投手板上虎虎生風的投手,而是蹲在本壘板後面的捕手。後來,鍾美連與吳寧德兩位教練發現體壯臂強的徐生明,具有投手的條件,便要他到投手板上試試看。結果,站在投手板上的徐生明,果然比在本壘板後面表現出色的多。徐生明就在鍾、吳兩位教練細心調教下,球藝日益精進,表現得有板有眼。不過,離開美濃這個小鎮,徐生明到大城市比賽時,這名小鎮球隊的投手還是沒能出頭天。他小學六年級那年,徐生明在七虎國家少棒隊的選拔賽中,沒有獲得選拔委員的青睞而落選,所幸他的啟蒙恩師鍾美連慧眼獨具,而徐生明的潛力沒有因為這次的參選落敗而埋沒。第二年,已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徐生明,因年齡未逾少棒資格,鍾美連仍不斷督促徐生明練球,並將他從國中「抓」回來重披少棒戰袍,徐生明就在這年的選拔賽中大放光芒,入選中華巨人少棒隊。當年在國家少棒代表隊選拔賽時,徐生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戰,就是與勁敵台中金龍隊的那一場「完全比賽」紀錄。那一役,徐生明完投六局,硬是沒有讓對手上過一次壘包,代表南區的台南巨人少棒隊,也就靠著徐生明的這個傑出表現,完成少棒霸業而進軍遠東及世界,為國爭光。同時,徐生明也因為這一戰,得到完完全全的肯定,奠定他日後當家投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