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做生意 棒協開支票 教部管不了:職棒挖角 業餘放水 領導三頭馬車 咱們棒球的明天在哪裡?(聯合報)

1994-01-03(記者周大友 賈亦珍/專題報導)

職棒聯盟與棒球協會為了業餘球員加入職棒的門檻高低,爭論不休,雙方提出各種條件,有「年齡說」、「人數說」、「一次選夠說」;教育部體育司長簡曜輝說:「希望職業與業餘的協議,是一勞永逸,而不是一次完蛋。」點出了我國棒運發展面臨的痛處。究竟國內業餘棒球選手幾歲可以打職棒,棒球協會、職棒聯盟上月廿七日到教育部開協調會,會前職棒、業餘先進行溝通,棒球協會祕書長張至滿向在場的職棒領隊表示,如果各職棒領隊也參加協調會,那他也要發動業餘球隊領隊來開會,他說:「教育部的協調會應該是組織對組織的對談。」張至滿說出了職棒組織上的問題,因為職棒聯盟沒有辦法代表單一球隊的利益。可是也有人認為,張至滿的說法是對棒球協會本身的一種抗議,因為當天的會談,代表業餘棒球意見的是棒協副理事長彭誠浩,而張至滿並不同意他的看法。當天的會談,棒球協會對業餘球員加入職棒的限制大幅放寬,寬到連教育部都無法接受,亞、奧運儲訓隊員童琮輝輕易的就被職棒挖走了。就會談的結果而論,職業與業餘兩個組織都犯同樣的毛病─內部意見不太一致,也種了任何決議都可能隨時更改的因。沒有原則,政策不定,暴露了當前我國棒運最大的問題。「一九九六年年底以前,廿四歲以下的業餘球員,職棒球團絕不招攬」,早期是職棒聯盟與棒球協會的「默契」,接著又成為職棒規章的正式條文,可是今年職棒與業餘組織都換了領導人,「兩巨頭」一見面,就出現了新的協議,職棒門檻一下子降低了三歲。對職棒聯盟來說,過去即使有「廿四歲默契」期間,職棒也常以「特案」的名義網羅業餘球員,今年更有所謂的「特考」,可以毫無顧忌的向業餘球隊挖角,而且一辦就是兩年,這是職棒聯盟沒有原則。而一直在防範職棒挖角的棒球協會,在一九九二年拿到奧運銀牌之後,卻評估一九九六年奧運無望得牌,而大幅降低業餘球員加入職棒的門檻,現任協會領導人放棄自己任內最重要的進軍一九九六年奧運任務,將責任推給上一屆領導人,而把目標訂在下一任理事長才管得到的兩千年奧運,這是棒球協會沒有原則。教育部卡在兩者之間,立場尷尬,棒球協會一句「放棄一九九六年奧運會」,嚇壞了體育司,而職棒向業餘球隊大肆挖角,也使得體育司不安,怕因此而挖斷了業餘棒球的根─業餘球隊不再有興趣組隊。體育司副司長曾德錦建議,職棒聯盟與棒球協會應該就業餘球員轉為職棒的原則,作成共同協議,兩單位簽署後,成為「君子協議」;體育司長簡曜輝說:「職業、業餘之間應該畫一條明顯的線,各在自己的範圍內推展棒運。」他表示教育部可以作公證人。可是「君子協議」既然對雙方及球員都沒有約束力,教育部出面,也未解決問題,過去職業與業餘之間發生的各種問題,今後依然會重演。業餘棒球又有新的堅持,表示「廿三歲門檻」絕不可放寬,職棒方面也無意回應,職棒聯盟常務理會執行祕書文念萱表示,棒協一直在年齡上面作文章,毫無意義,職棒方面可以考慮的是,不動選入培訓隊的球員。教育部為了約束職棒,不惜放話,以不出借球場、加重稅捐等職棒需要靠教育部之處,要脅職棒聯盟,可是職棒聯盟並不示弱,以發動群眾運動回應。職棒聯盟祕書長屠德言表示,未來職棒聯盟也可考慮「正常」繳稅,而在棒球場出借方面,職棒辦比賽的順位一直是在棒協與台北市棒委會之後,可是場租卻付的最多,去年達一千餘萬元,教育部也做不到將球場閒置而不給職棒使用。屠德言直截了當說:「教育部無權管理職棒。」他不諱言,以目前職業、業餘的關係來看,扯破臉是遲早問題。就棒運而言,全世界有職棒的國家,無不以職棒為主導,職業運動有如演藝事業,明星球員名利雙收。去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平均年薪最高的球員達美金七百萬元,超過新台幣一億元;我國旅日棒球投手郭泰源去年在日本拿一億三千萬日圓,接近台幣三千五百萬元;這個數字,使每名棒球員都想成為頂尖職棒選手,這就是職棒主導棒運的條件。可是國內不同,對美國職棒運作十分明瞭的屠德言,承認職棒聯盟有組織上的問題;他也同意在國內人手缺乏的情況下,職棒挖角也許會造成某些業餘隊失去組隊意願,但他指出,美國也沒有業餘社會球隊,可是卻有實力不錯的奧運代表隊,「在這方面,我們何不參考棒球先進國家的作法」。棒壇人士指出,國內各職棒球團想法不一,平時開會就爭論不休,既無經營棒運理念,也無發展棒運概念,一般來說,做生意的心態,遠超過提倡棒球運動,如果由他們來主導國內棒運,「真的會完蛋」。國內棒球目前是三頭馬車。職棒聯盟以社會資源作後盾,應是實際主導者,可是棒球在職棒球團眼中來看,只是生財工具,未見前瞻性;棒球協會主導三級棒球,自認掌控「將來會下蛋的雞」,可是卻將正在生蛋的雞,給了職棒,棒協雖將目標訂在西元二千年,可是這張長期支票到期時,卻不知是否仍能掌控;教育部是理論上的主導者,官方立場管民間事務,只落得有心無力而已。其實目前國內棒運領導單位爭論的都是技術問題,卻沒有在大原則上有任何共識,職棒與棒協「兩巨頭」已見過面了,何不再加上教育部,開個「三巨頭會議」,國內棒運發展,除非有更長遠的政策,否則我們奧運的明天在那裡?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