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6-05(本報記者孫鍵政)
謝國城提倡棒球運動以來,有一句話流傳很廣:「全壘打與高飛球住在隔壁」。全國青少棒第一次採用三百呎丈場地,以往的全壘打都變成了高飛球被接殺,差別與影響,難以道里計!全壘打與高飛球的差別很小,打得遠一點就是全壘打,近一點變成高飛球。謝國城所說「住在隔壁」的意思也在此。現在青少棒打三百呎距離,就很難看到棒棒全壘打了。雖然沒有出現全壘打,但我們球員表理了一個最大特色,打擊優於投手。投手較差當然助長打擊,不過,像劉秋農的較高水準投球,仍然被打出四支安打,足可證明球員一般打擊技術不錯。劉秋農是強勁投手,球速尾勁特別強,為一般投手所不及,他的強勁投球還會被打出去,可見我們的青少棒球員並不懼怕快速球,這是好現象。青少棒隊要去美國比賽,可以肯定的是西方球隊投手因身體高大,力量充足,必然以強勁快速球為主,我們的球員要與西方球隊較量,首先就要適應投手的強勁球路。四個球隊的投手,還是美和隊最整齊,他們的投手群中,又以劉秋農最突出。華興、金龍與紅葉三隊的投手,嚴格來論實力略顯單薄。紅葉的投手雖有力量,可惜控球力與體力支持耐力不足,實在不能跟美和租比。投手實力不足與不夠平均,是我國青少棒一般球隊的通病,美和隊能打破這個通病,值得稱道,其他球隊今後實有加強訓練投手的必要。美和隊能投能打,團體合作默契很好,作戰經驗亦夠,其團體實力稱得上四隊之冠。全國青少棒賽,還有一個最大特色,就是球員的盜壘、滑壘技術相當高明,尤其是富有比賽經驗的美和與華興隊,常常靠盜入二壘再靠球員的支援安打或犧牲打進壘甚至得分,這是與少棒最大的不同處,青少棒由少棒升格而來,能在不算長時間內打出靈活的棒球,可以說是聰明、機敏反應所致。像華興隊的郭源治,美和隊梁敬林、陳昭銘三人是盜壘能手,郭源治與梁敬林各有三次盜壘成功的紀錄,這種盜壘對得分有很大的幫助,盜壘成功,就等於一支安打,能盜入二壘,再靠一支安打就得一分。這種戰術,美和與華興表現得淋漓盡致,金龍與紅葉要差一些。第一天的華興與金龍比賽時,華興隊好像穩操勝算似的,少數球員在外野接高飛球用單手接球,有的球員打擊時,看起來沒有非常用勁,攻守換局時跑步慢吞吞的。我們覺得青少棒剛剛在起步中,實在不應有「大牌球員」習氣,既然參加比賽,出場作戰,就要表現勇敢與奮鬥精神,華興是名氣最大的球隊,更應作其他球隊的模範才是,希望華興隊以後能表現出奮發而旺盛的比賽精神將驕氣改成朝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