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08-11(奧運採訪團特派記者宮泰順/特稿)
巴塞隆納奧運已閉幕,中華代表團以棒球隊所獲的一面銀牌,排名獎牌榜第四十九名,表現足堪告慰國人,但要在今後更進一步,選擇適合國人發展的運動廣泛推廣,選擇有實力的項目參加,才符合奧運競賽的原則。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中華代表團雖有示範賽跆拳道的二金三銅,仍掩不住國人的失望,當時行政院和教育部都提出今後應選擇適合國人體型的運動推展,時隔四年,未見有太大的進步。這次中華代表團「精簡」派隊參加奧運,其中棒球隊廿人獲得銀牌,跆拳道獲得三金兩銅,中華代表團技術督導、也是體總強化會主任委員蔡特龍說,中華代表團三十七名選手有廿五人得獎牌,得獎率近七成,但只有棒球列在獎牌榜上,算一面銀牌,今後投資訓練方向應該調整。從大陸、韓國、北韓、日本、大陸獲得的獎牌看來,他們獲獎項目正是適合亞洲人體型、環境練習推展的項目,如跳水、體操、射擊、柔道、舉重、角力、羽球、桌球,這是亞洲人以智慧和努力,不受身材體型限制,就可以在奧運爭勝的項目。早期的奧運是提倡參加,比賽的目的不是「征服對方」,而是在追求「奮鬥有方」,但在奧運「更快、更高、更遠」的精神指標下,近代奧運已不是純粹的「志在參加」,奧運競賽場成為國力的展示台,就以本屆來說,參加單位雖多達一七二個,但每個國家都精簡派隊,實力不強、無法爭勝的項目就不參加,因此,奧運是最高水準的體能競賽逐漸再被肯定,如美國職業籃球明星組成的「夢幻球隊」在籃球場上每場至少贏對手三十分以上,即使得奧運籃球水準提升。以印尼來說,印尼光靠羽球隊就在奧運拿下男單、女單金牌,男單、男雙銀牌及男單銅牌,以二金二銀一銅高居第廿四名,以「羽球掛帥」,印尼為全世界各國寫了很好的註腳;運動貴在專精。幾十年來,印尼羽球運動蓬勃發展,成為「國球」,印尼「羽球王國」的名稱,響徹巴塞隆納。印尼的羽球成功,很值得我國發省、學習,如桌球、羽球、角力、舉重、跳水、體操、射擊等不受體型限制的運動,很值得國人大力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