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07-14(記者賈亦珍/台北報導)
「我們要巨蛋」是台北市職棒球迷的心聲,巨蛋究竟蓋在那裡較好?蓋格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廖士駿表示,天母、關渡雖不錯,但市立體育場現址如果與建一座以三萬五千個座位的棒球場為主體的多功能室內體育館,應是最合適的選擇。廖士駿表示,市立體育場現址約十一公頃,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夠蓋一座國際級的標準體育場,以目前的狀態使用又太可惜,不如以「生財」為著眼來設計其用途,棒球場是第一選擇,並可同時作籃球場、田徑場,甚至演唱會、商展等使用,其旁可蓋四個副館可作游泳、網球、羽球等熱門運動的使用,甚至作為市民全民運動項目的推廣之用,室外大片綠地可作為市民休閒活動之用。廖士駿表示,室內體育場中以棒球場佔地面積最大,而棒球場要改作室內田徑場使用時,換人工草皮要一天,畫線兩天,如改作籃球場使用,則只要兩天,相當方便。至於天母及關渡,廖士駿表示,天母地方不夠大,只可做主題公園式的運動場,如棒球中心或網球中心,關渡則是興建國際性體育場館的最佳地點,但一定要配合捷運糸統的興建,否則以台北市交通狀況,不會有人有興趣來。不管興建地點在那裡,廖士駿說,台北市政府要瞭解一件事,一個現代化的體育場館,管理人員不可少,以三萬五千人座位的室內棒球場來說,專任管理人員至少要一百五十人,不包括打掃清潔的臨時人員在內,單人事費開銷每年要六千萬元左右,維護費用方面,每年也要三、四千萬元,這些都是在規畫設計時要考慮進去的。記者賈亦珍/台北報導興建大型室內體育場將是台灣未來體育建設的趨勢,昨天在一項研討會中,與會的中外專家學者指出,事前規畫要週詳,設計要有足夠前瞻性,營運及管理能力也要同時建立,投資則要大膽。由台灣技術服務社主辦的「國際性運動會場研討會」昨天在協和工商國際會議廳舉行,來自日本、南韓及國內的專家學者數十人,進行一天的研討。以「膜構造」聞名於世的美國蓋格公司,在台註冊成立的蓋格顧問公司董事長廖士駿表示,大型室內體育館由於成本高,不能完全以體育競賽及訓練為主,以歐美為例,一座室內球場真正用在球賽的比例遠不如用在其他方面的用途,如果不納入其他用途的規畫,則球場的邊際成本至少提高六至八倍。因此,在規畫時就應以「多功能」來作目標,與娛樂、文化、音樂、宗教、商業混合使用,事前的規畫就要特別過詳,各方面都要考慮在內,設計也要考慮未來這些方面的需求。日本東京巨蛋公司代表永田孝男也表示,東京巨蛋球場一年中只有三分之一用在棒球活動,其他時間則用在其他活動,如演唱會、商展、會議等,及其他體育活動育,如職業拳擊、角力等。由於未來要面對的是多元化的活動,而大型室內體育館也是各種科技組合而成的產品,因此廖士駿說,營運及管理能力的建立持別重要,並常需借助國外的協助,以東京巨蛋公司來說,就與一些國外的娛樂網有合作關係。評估要審慎,但投資時卻不能太保守,尤其一定要考慮到商業利益,廖士駿表示,東京巨蛋在規畫過程一再擴充規模,增加的全是「生財」設備,如商業區的增加、遊樂區的增設等,結果十一個月就回收全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