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循環總檢討:(聯合報)

1971-04-17(本報記者張昭雄)

南區少棒第一循環賽,經過七天廿一場的熱烈角逐,昨日圓滿結束,就整個大會期間來說,這是一項很成功的比賽。水準遠比想像為高雖然中區少棒賽尚未點燃戰火,但專家們一致認為,如果南部地區人士能夠棄私為公組織最理想,最精華的球隊出來,將來全國冠軍是非南區莫屬。甚至於有把握奪得遠東區代表,進軍世界奪得冠軍而歸。在這七天比賽後,我們可以看出南區少棒的水準,的確遠比專家們所想像的還要高。第一:球員們的基本動作已達熟練的地步。第二:球員們對棒球規則瞭解深刻。第三:球員們對比賽中的臨場反應敏捷。第四:投手的實力突飛猛進。第五:防守的失誤比以往減少。第六:跑壘的機巧有明顯的進步。但從再深一步的角度來檢討,難免還有些缺點。第一:打擊時,對選球方面還不夠精練。第二:一、三壘的跑壘指導員,訓練不夠。第三:跑壘的速度緩慢。第四:球員求勝心切,容易洩氣。第五:短打技巧還不夠熟練。此外,在大人方面,裁判的水準不一致。在此次比賽中,主審對好、壞球的判決不盡相同,有的主審過於喜愛內角球,有的過於喜愛外角球,有的則喜愛偏高的球,有的卻喜愛稍低的球,這種不太一致的判決作風往往會使一名投手很難應付。另外,在此次比賽中,還發生過由「出局」改判「安全上壘」的現象,這是萬萬使不得的,希望在第二循環賽中要改進過來。選拔委員似未盡職此次南區少棒七縣市各派一名選拔委員,但這些選拔委員先生們,有沒有腳踏實地真正的在擔任這項神聖的職務頗令人懷疑。此次大會特地安排選拔委員們在紀錄台旁邊的球場正中央的好位置給他們坐,但是很少看到選拔委員坐在那裡實際的拿起起筆紙來記載,他們坐在那兒不是在談笑,就是在為本身地區球隊的勝負而坐立不安。我們要知道,小球員們辛辛苦苦的練球,目的也在看能不能榮膺為代表隊之一的願望,如果,選拔委員忽略了選拔工作,屆時憑藉印象,或者依靠大會紀錄的資料來圈選,萬一漏失一些該當選而落選的球員,不知選拔委員諸公能對得起這些球員嗎?所以希望第二循環賽時,選拔委員們要員起實際責任。該讓球員輕鬆一下南區少棒賽的賽程非常緊湊,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雖然我們知道是為了各隊的經費與時間的關係,但有人建議不妨在第二循環賽中,利用晚上或七隊都沒有賽球的時間,儘量安排一點餘興節目,讓這些球員能夠輕鬆一下。在第一循環賽中,雖有一次「七虎之夜」,但仍嫌不夠。我們要知道,少年棒球聯盟組織的目的,有一條明文上指出「少年棒球運動,用來協助學童,使他們將來成為健全的公民,充實生活內容。並養成團體合作,和公平競爭的精神」。但在首循環賽中,我們感到小球員們的生活內容並沒有充實,反而,每天為球賽的勝負增加他們的苦惱,球員們沒有消遣的去處,每天睡覺、吃飯;打球;如此對待我們下一代的運動員,豈不令人感歎,因此,在第二循環賽中,希望主辦單位能夠為小球員們設想,安排一些餘興節目,讓他們在球場外的生活得到一點樂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