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01-09(本報記者 楊武勳)
為期七天的台灣區七虎杯少年棒球錦標賽,已於七日下午在嘉義縣立棒球場圓滿閉幕,嘉市垂楊六戰全勝膺獲冠軍,南縣新民居亞軍,台東康樂及中市篤行分獲三、四名。本屆比賽的四十二個球隊遍及全省各地,除四隊棄權未赴賽外,實際上只有卅八隊參加這個盛會。由於雄據各區的竹東大同、中市忠孝、光復及南市立人、永福等隊缺陣,目前國內的少棒水準到底提高或降低,尚難以作正確的衡量。雖然各個地區各自擁有不少球隊,經常各自砥礪磨練,但實力等於各地區的首強,未能會聚較量一番,不但喪失互相觀摩的機會,也會影響其進展,在本屆比賽中最後產生的盟主,是否國內首強也無法確定。從這項比賽與賽球隊的表現,可以發現各地的少年棒球運動的推展都下過一番苦心,一則各隊強弱的差距都拉得很近,另為各隊在攻、守各方面都很上軌道,演出並不很走樣,優劣之間訓練的時間長短及參加比賽次數的多少似乎是最大因素。四天來的各場比賽中,小球員對這項運動的訣竅,多少已獲得門徑,只是吸收程度有差別而已。當一隊進攻時,分佔三、一壘,幾乎每隊都能應用戰術,由一壘跑者故意盜上二壘,準備犧牲自己佔二壘的機會,引開對方守將注意力,以掩護三壘上的隊友,能夠搶回本壘得分,這種戰術的應用,對方的守將比賽經驗較差時,很容易上當被得分,而成為一場比賽勝負關鍵。有較為沉著的守備球隊,居然也很從容地應付這種場面,由捕手傳球交由距離各壘間最近的投手。來處理,對方往往無法達到聲東擊西的調虎離山計。這種戰術的應用及對方破擊的場面屢見不鮮,已不是某些隊擁有的絕招了。犧牲短打配合長打急攻,原是國內小球員最難應用裕如的攻擊法,也是最難學好的巧妙技術,但已有幾個球隊能使出。儘管一個以長打急攻見長的球隊,本隊缺乏犧牲短打的攻勢,又缺乏防守對方使用這種攻勢的經驗,往往要吃很大的悶虧,尤其遭遇的對方投手球路很怪,無法順手揮出時,即使具有全壘打的本事,也無法得逞,如又不採用犧牲短打,往往就要註定遭三振的可能。七虎隊是擁有全壘打群,個個是強打者的球隊,在去年世界少棒賽首戰中遭遇尼加拉瓜,就因為疏忽這項攻擊法的訓練,本身無法在強打受阻後,見機改以短打,偏偏對方卻善於此道,頻頻以短打來擾亂七虎的守備。由那場比賽的經驗,犧牲短打的有效使用,確有不容忽視的價值。少年棒球比賽的比賽規則規定壘上跑者,在對方投手投出的球未到達打擊區之前不得離壘,因此一般人認為犧牲短打球著地點,如距離本壘太近,盜回本壘的球友很難成功。如距離對方投手太近,由於投手是距離各壘間最近的一名,盜向各壘間不易,且很容易造成雙殺的機會,因此很多人棄而不敢使用。當然犧牲短打使用太多難有很大效果,不過與長打配合使出,往往能出現奇效,因為它具有擾亂對方守將的作用,尤其是強打見長的球隊,對方守將都盡量往後防守,其注意力是防你擊出長遠的球,如出其不意偶而來一次犧牲打,對方一定頗感頭痛。高市忠孝對南縣新化一場複賽中,忠孝在二局前半即趁五棒安打上壘後,連連以三支犧牲短打搶攻首開紀錄的一分。在忠孝連連採用犧牲短打的攻勢時,新化守將明明曉得對方的攻法,仍防不勝防,可見犧牲短打的威力。這項攻擊法的使用,在這次與賽的球隊中,能應用得法的尚不多,部份球隊已不再疏忽其威力加以使用,且能適時使出成功,得到奇效。顯示這種攻擊法的訓練法已得到加強,但仍是各隊尚待加強訓練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