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01-01(記者周大友/特稿)
加入職業棒球隊的選手與教練的高薪或許有人羨慕,但是也可能只有領一年的機會。三商職棒隊總教練林信彰原為陸光隊教練,為了參加職業棒球隊,放棄了業餘教練與原來經營桌球訓練中心的生意。而在此時林百彰的太太罹患腎臟病,每週需要洗腎三次,也無法工作。林信彰加盟三商隊有較豐厚的收入,棒壇人士為他能解決龐大的醫療費用而慶幸,他本人也戰戰競兢的努力做好這份工作,練球之餘,均返家照料太太,「解職」一事發生,立即陷入困境。三商隊教練陳秀雄在華興中學擔任教練近廿年,為了加盟職棒,提前自合庫退休。第一年職棒,就為他棒球生涯畫下句點,否則他還可以在合庫工作十五年,起碼衣食不愁。我國職棒教練的月薪為十萬元,嚴格來說,尚達不到「人人稱羨」的地步。三商隊的主管曾「教訓」球員及教練:「你們初進公司,薪水比課長級還要高。」可是只能領一年就不算高了。美國職棒成軍最久,教練及選手的待遇才令人稱羨,教練的最高年薪,辛辛那提的教練彼得羅斯,曾領過一百萬美元,那是月薪新台幣二百廿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