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聯盟靠天吃飯:雨勢不大時,有時也選擇停賽 恐選手受傷外 也怕門票賣不好(聯合報)

1990-05-06(記者周大友/特稿)

職棒聯賽昨天再度因雨停賽,職棒賽較業餘棒球賽受雨所阻的比例較高,通常即使雨勢並不大,但是職棒聯盟會選擇停賽,主要的原因除了怕選手受傷之外,最現實的考慮,仍是門票收入。職棒聯賽是長期的比賽,在國內選手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最擔心的是選手受傷,而下雨天或是場地積水,很容易造成選手的傷害。然而比賽不舉行的最重要原因,則是雨天觀眾人數大為減少,直接影響門票收入,比賽延後進行,對球員、觀眾及職棒聯盟三方面來說,都是較理想的選擇。我國職棒開賽以來,平均每場觀眾約五、六千人,而碰到下雨,觀眾大減,以昨天為例,中午到球場的觀眾只有數百人,就門票收入而言口,勉強比賽,將使門票損失四、五十萬元以上。職棒聯賽因雨延期,在美日都是常見的事,而我國職棒碰到這種情形,較之美日職棒更佔優勢的是,我國職棒比賽的球季長,而球隊比賽的場數較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容納延後的賽程。而美日職棒常發生到了球季結束,球隊應賽的賽程仍未賽完的現象。我國職棒目前主要的收入便是門票,不像美國的職棒賽,電視轉播費已超過門票所得,經濟來源的壓力,較我國職棒聯盟小得多。靠「天」吃飯的職棒聯盟,碰到天公不作美,改天再戰,也是可以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