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12-22(何凡)
金龍少年棒球隊得了世界冠軍以後,揚起了國內體育熱潮。國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盛名之下,難以為繼,不知道明年少棒能否衛冕。金龍的原班人馬升入華興中學,不能再打少棒。聽說紅葉國校又在訓練一隊,成績還是未知數。顯然的,明年我們已經不能再以台灣明星隊出戰,因為少棒聯盟已經派了一位駐台美軍少校為代表,注意代表台灣少棒隊的產生。此事棒協總幹事謝國城已經談過,他現在當選為立委,對未來少棒隊的組成,支持的力量會更大些。責任也更大,因為美日兩國吃了敗戰,會加緊努力,我們想維持王座就相當辛苦。金龍少棒隊獲勝的彩色記錄片,現在正在台北上演,看了華僑的歡欣鼓舞景象,可知這種勝利我們非繼續維持不可,因為這比辦任何僑務,任何國際宣傳都有效。但是金龍少棒隊雖然為我國體壇打了一針興奮劑,針勁兒過後,體壇的鬆懈如常。全國最高體育單位全國體協一直鬧窮,最近差點兒被人趕出家門。民間領導機構一寒至此,官方的領導單位也杳無消息。昨天中華日報蔣得禮先生的「我們需要體育司」一文中說:『日前獲悉:政府為了國民衛生與健康,將成立一個衛生署,這當然是需要的。但是醞釀多年的教育部體育司,卻一直不見下文。衛生是消極的健康,積極的健康應該是要靠國民大家來鍛練強健的體魄,鞏固身體的基礎,這就要靠全民體育來培養。所以我們呼籲體育司的誕生,專業化的體育制度和組織應早日建立。』教育部的設文化局動議在後,卻後來居上,而且規模龐大。在旁的國家有體育部、體育局的情形下,我們的體育卻連設一司都不值。教育部的「體育督學」郝更生先生的退休是奉命延期了,但是卻不肯增一司以專責成。似乎歷任部長都有不重視體育的傳統。體育雖還沒有被排到教育以外,也不過是聊備一格而已。金籠隊出國前後,曾經呼籲當局體育器材免稅進口,因為球與球棒目前都要用舶來品。不用合標準的洋貨,就無法參加國際比賽。前天晚報載,財政部公佈了教育用品進口免稅規則,可免稅的教育用品是:(1)儀器,(2)理化器材,(3)標本模型,(4)依其設立之性質,確為用以教學或研究所需者。運動器材並未列入,如能引用第四條,也只有體育學校可以申請。這對於提高體育水準,當然是很大的障礙。能夠據理力爭者,只有主管體育的教育部,體育團體,以及民意代表機構裏的愛好體育人士。但是他們不能或不為,恐怕是無能為力的,然則「提倡全民運動」也不過是說說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