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08-14(特派記者周大友/特稿)
中華青棒隊意外地輸給巴西隊,應算是我國青棒隊參加國際賽以來,最大的挫敗之一,但是由日裔選手組成的巴西隊,發揮了無比韌性,是日本第一屆世界青少棒賽,巴西隊擊敗美國隊之後的另一輝煌戰果。中華隊與巴西隊之戰的先發投手黃清境太緊張,他為了避免球被擊中不斷地投出變化球,卻沒有發揮作用,反而造成壞球率偏高,到了第三局,被擊出一支全壘打,中華隊就陷於苦戰。中繼投手賴有亮,是中華隊已出場的五位投手中表現最好的一位,頗有大將之風,他的球路穩健,使中華隊打擊恢復信心,曾一度領先。勝負關鍵的第九局,中華隊擊出二壘安打後,曙光又現,教練絞盡腦汁,無奈球運不佳,無法起死回生,但是這一局的戰術值得一談。中華隊進佔二壘後,教練令卜南波上場,採觸擊戰術,對方投出的第一個好球觸擊竟然失敗,立即換廖述仁代打,卻難逃三振命運。接著中華隊進佔一、三壘,採取雙盜壘戰術,兩位跑者默契不足,三壘跑者不敢前進,其實巴西隊的失誤高達七次,採取雙盜壘應是理想戰術。最後中華隊在二出局二好球後,三壘跑者採用盜回本壘戰術,是青棒賽少見的大膽作法,第三球如果投手投出是壞球,中華隊已經得分,如果是好球,打者擊出安打自然更佳,但是打者未揮棒而被三振,手氣實在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