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運動對選手的吸引力:(聯合報)

1993-02-19(記者周大友/特稿)

味全職棒隊總教練徐生明將兼任球員,「微笑喬治」趙士強也有意重披球衫,這兩名在業餘時代叱一時的好手,都有意站上職棒球場,可見職棒運動對選手的吸引力。趙士強是國內業餘時代的「全壘打王」,一九八二年漢城世界錦標賽,他獲得打擊王榮銜,美國職棒球探有意挖角,卻被他以要繼續參加奧運而拒絕,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棒球賽他陷入低潮,坐失進軍美國職棒的機會。後來他加入日本本田業餘球隊,打了兩年球,回國時,國內職棒已經要成立了,一場來得不巧的肝病,又奪去了他成為國內職棒球員的機會,趙士強曾感慨的表示,他的遺憾是未能在職棒球場上擊一支全壘打。徐生明是國內少數有碩士頭銜的棒球教練,也是國內職棒最年輕的總教練,他從小當國手,一直到南韓打業餘棒球,回國擔任中華隊教練,再直接轉為職棒隊教練,從來沒有人問過他親自下場打球的意願,可是機緣湊巧,他終於有機會可以將自己登錄為職棒選手。職棒的吸引力何在?過去業餘棒球時代,只有國際賽時,國內球場才可能客滿,可是職棒開打後,每場比賽觀眾平均已近六千人,爆滿的場面更是司空見慣;對趙士強與徐生明來說,職棒選手的高薪與觀眾的掌聲,後者可能更為重要,這是令他們無法忘情球場的因素。徐生明今年卅五歲,趙士強比他小一歲,在國內職棒算是高齡,可是比他們年長的塗忠男,年紀與他們相當的李居明、林易增仍然活躍球場,再想想日本職棒的門田博光,到了四十五歲還照樣打全壘打,美國職棒的投手萊恩,四十六歲仍然投出無安打比賽,在球場上,應該還有趙士強與徐生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