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忠紅襪迷 綽號波士頓:從愛紅襪到研究紅襪 王雲慶用收藏寫日記(民生報)

2006-04-04(記者梁峰榮/專題報導)

中華職棒聯盟有個死忠的波士頓紅襪迷,他是綽號「波士頓」的國際組組長王雲慶。2004年紅襪贏得世界大賽冠軍,王雲慶內心澎湃,但強忍不哭;他知道,當下紅襪迷的眼淚儘是酸楚,也是壓抑80多年後決堤般的盡情釋放。 感性的波士頓是標準紅襪迷,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聯盟文物收藏家。 1992年,王雲慶前往波士頓求學,唸的是室內設計,之後再改唸建築,在波士頓一待就是九年。隻身赴美期間,王雲慶住的公寓剛好位於紅襪芬威球場旁,每到夜間比賽,球場水銀燈光直接照射在家裡客廳。 他說:「波士頓人有種貴族式的傲氣,我喜歡這座美麗的城市,延伸為熱愛波城的一切,包括棒球、紅襪與大聯盟。」從此,朋友都稱呼他波士頓。 「原本不習慣球場旁的吵雜聲,久了,變成一種享受。」在強烈水銀燈照射下,波士頓經常在家打開收音機聽轉播,配合現場的吵雜聲,與滿場紅襪迷一起嘶吼、一起嘆息,一起度過無數期待冠軍的晨昏。 「但結局總是淒涼,甚至哀怨!」談到紅襪,波士頓話匣子一開,他說,幾年前為了撰寫有關紅襪的報導,他曾埋首波士頓圖書館三個星期仔細研究,1918年賣掉貝比魯斯後,魔咒與紅襪生死糾纏80多年,他說:「哀怨也是美。」 從愛紅襪到研究紅襪,波士頓用收藏寫日記。十多年來,收集紅襪與大聯盟文物擺滿一整屋,有票根、簽名球、三角旗、球帽、書本、海報、金幣、證件、紀念商品。 1999年,波士頓趁著採訪紅襪的機會,在一、三壘邊用底片盒子裝了一小撮芬威球場的泥土,隔年帶回故鄉。「泥土雖不值錢,卻是我最珍貴的紀念與回憶」。 對波士頓來說,收藏大聯盟文物是嗜好、興趣,也是貼近生活的方式;這輩子,波士頓以紅襪迷為傲,直到靈魂離開軀體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