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泱然大度吧(聯合報)

1969-08-31(彭歌)

「三三草」在六月初曾兩度介紹日本前駐阿根廷大使河崎一郎的「日本的真面目」。這本風行一時的書,台北已經有了兩種中譯本,據說也都很暢銷。我所讀到有關中文本的評介之中,以邵德潤先生所論最為公允而深入。我個人在讀中譯本時,凡河崎指出日本人的弱點而我認為中國人也有同病之處,就隨手在書上做一點記號,做一點評語;到後來竟發現幾乎每一頁上都可以做記號,都可以寫上「中國人亦有此病」;或者「我們還要厲害些」。可是,日本人--或至少某些日本人,有一個毛病,似乎是中國人少有的,那便是器量短淺,不能容物。也就是日本的有識之士痛心疾首的所謂「島國民作風」。最近,世界少年棒球賽中竟鬧了笑話。本報載說,日本少棒聯盟的負責人角野與山崎,向大會控告中華隊使用的球棒過粗,不合規定。可是,大會專家調查之後,發現我們的球棒是日本製造的,而且也正是今年太平洋區代表權比賽時正式使用的球棒。這一來,台北的編輯老爺得到了幽他一默的機會:「說我們棒粗,是他們貨差。打自己嘴巴,鬧出了笑話」。在大賽完畢之後,日本方面還曾對於中華隊員的籍貫、住所等問題,表現了頗不得體的「關切」。這些小動作,不免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印象。這種一二人的失態,雖然說不上對於「中日兩大民族的友誼」會有甚麼影響,但日本體育界人物的Image,卻因此類小動作而蒙受了陰影,至少讓人覺得他們有點兒「輸不起」,為日本計,這是很令人惋惜的。日本體育風氣甚盛,成績甚佳,棒球水準僅次於美國,日本的少年棒球隊挾兩屆世界冠軍之聲威,一戰而敗於中華小將的棒下,心有未甘,亦在人情之中。然而,勝負乃兵家之常事,何苦來輸了球腳底下絆子?日本代表以新敗之師,遠赴威廉波特作壁上之觀,理應如「審頭刺湯」裡陸炳大人所說,「就該坐在一旁才是。」怎麼一會兒又道棒子太粗,一會兒又道籍貫不對,這豈不是自取其辱嗎?日本人有許多的優點,他們勤勞刻苦、認真負責的精神遠勝過我們。就以少年棒球而言,也比我們的基礎深厚得多。十幾年前到東京,曾看到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內,馬路轉角處就有許多座小型的兒童棒球場,很多小朋友在那兒練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少年棒球隊成長的過程,比他們艱苦多了。但是,球場勝負猶如戰場,金龍棒打天下,是在成千成萬觀眾有目共睹之下,一棒一棒打出來的。而且檢討戰績,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說,絕無徼倖的成分。日本代表心服而口不服,想要在場外贏得球場上贏不到的戰果,結果卻不免為天下英雄恥笑。日本有人來台灣學做中國菜,也有少年隊來觀摩棒球球技,這都是很好的事。但我希望日本朋友在「愛國熱情」之外,也能體會一下中國人「聞勝勿驕,聞敗不餒」的泱然大度之風。這才是東方文化的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