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9(記者黃麗華/斗六報導)
「沈鈺傑擁有粗壯的下半身,卻完全沒有運用到。」莊勝雄看過沈鈺傑的投球畫面,馬上指出問題,沈鈺傑說:「原本就知道不會運用下盤力量,只是找不到適合的教練指導。」 面對棒球生涯,沈鈺傑是很認真,他說:「以前在合庫隊,都會請隊友幫我看姿勢,或是請朋友錄下我的投球動作,但是錄歸錄,我又不是專業人員,也看不出其中的問題出在那裡。」 找不到適合的教練指正,沈鈺傑只有靠自行摸索,他說:「有時投出去的球很漂亮,但碰到狀況不好,就慘了。」 莊勝雄指出:「沈鈺傑都是靠手臂的力量,很快就會沒力,且容易受傷,可惜下盤練得很好,卻沒有派上用場。」 沈鈺傑說,會勤練下半身的力道,主要以前擔任打擊者,可以強化轉腰的速度,擊球的爆發力也強,現在回鍋當投手,反而不知道如何運用。 「我明白莊教練的要求,他要的不是幾顆碰運氣的好球,而且希望投出去的球,都能在維持在一個水準。」 沈鈺傑還有手肘關節偏低的毛病,莊勝雄也一再提醒他要把手肘提高,並且壓低手腕,降低球路偏高的缺失。 莊勝雄並不急著修正沈鈺傑的動作,強調「只要小幅修正就可以。」他以自身經驗為例,「修改動作從開始到可以上場比賽,至少需要半年時間,這對職棒投手是很難做到,除非有二軍可以專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