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職棒賽的戰績檢討:(民生報)

2005-11-20(社評)

首屆亞洲職棒賽落幕,興農牛隊名列第三,國內球迷相當沮喪。雖說賽前評估興農牛落於日、韓之後,此項戰果並不意外,似不應也不忍苛責。但就球賽的實質內涵來看,確有值得檢討反省之處: (一)興農牛出賽三場,打擊率只有一成八九,而中國大陸隊有二成二二,日本羅德隊二成四一,南韓三星隊三成一三。由這些數據看出興農牛打擊力薄弱,對於快速變化球的應變能力不夠。顯然興農牛在國內職棒二連霸,然應付國際賽則相形見絀。 (二)興農牛對日本羅德一役,以一比十二在七局提前收場,輸得很難看。羅德隊投手清水直行只用了一○九球就擺平了興農牛,清水直行在日本職棒界並非頂尖好手,對興農牛卻能得心應手,靠的是情蒐及資料分析,找到牛隊的弱點對症下藥;反觀牛隊一方面是情資不足,另方面是臨場出現狀況,也想不出解決之道,以致潰不成軍。 (三)興農牛對南韓三星,原本實力相當,但第一局在無安打情況下,因投手失控及守備失誤,連失三分。牛隊可說不是敗給三星,是敗在自己手上,十足暴露出我國球員平時訓練不足的缺憾。 (四)中國大陸隊在四隊中實力最弱,卻具備強烈的企圖心,對羅德一戰,羅德輕敵以二軍應戰,大陸曾以一比○領先四局,使現場日本球迷對羅德發出噓聲;後來幸賴洋將反敗為勝。而中國大陸隊在本屆賽事中引發的驚奇與話題也超過興農牛,這也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象。 問題是:我們的主客觀條件都不能與日韓相比,國內職棒一直在小格局內打轉,連奠基工作都不肯投資,怎能奢望一鳴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