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貼身翻譯王建民有用意:(聯合報)

2005-10-16(特派記者林以君/美國紐約報導)

王建民站上洋基舞台,沒有貼身翻譯,除了對自己的適應力有信心,也玩了一點心理策略。 已卸職的洋基投手教練史托德邁爾,今年季賽時曾擔心王建民是否聽得懂他的英文,因為王建民沒有貼身翻譯,他昨天說:「不要翻譯,我就可以不用回答國外媒體的問題了,呵、呵。」國外媒體被迫不得不求證於其他隊友、教練,王建民隔天上網看新聞,馬上又可以得知隊友對他的評價。 老史是直接與王建民互動的教練,上場叮嚀或是場外指導,都是英文直來直往,但他在季賽時也曾擔心:「我每次講話,建民都點頭,不知道他真懂假懂。」 王建民說,他是「真懂」。而且台灣的旅美球員全由小聯盟系統出身,對於棒球英文都不陌生,比起日本系統進入大聯盟的球星鈴木一朗、松井秀喜、井口資仁,台灣球員的英文好很多。 上了大聯盟,不需翻譯貼身,是王建民自己的意思。他除了對自己適應正常有把握,不帶翻譯另有附加好處。 他說,國外媒體一開始都會來問他賽後感言,但王建民的回答總是簡短有力,對於提問先是以「YES」、「NO」回覆,大方向對了,再對細部的提問做單句或簡答題式的回應,但也是短得不能再短,久而久之,國外媒體賽後就不再圍在他身邊,轉而向隊友如捕手波沙達等人請教王建民的投球內容優缺點。 王建民說,若是帶著翻譯,就不得不回答更多、更詳細,他反而不想這麼做,只是最近華文媒體多了,但他最不解的是,為什麼派駐國外的台灣媒體,沒有實質問題,卻場場都要問他:「你給今天的表現打幾分?」王建民後來直截了當地回答:「下次請不要再問我,我給自己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