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01-27(特派記者李漢中/廿六日馬尼拉報導)
棒球協會以簽約的方式,希望能留住國內的優秀選手,參加一九九二年巴塞隆那奧運會棒球賽,但是在資金雄厚的國外職業棒球「利誘」之下,棒協能付出的代價,相形之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郭李建夫與棒協簽約,到一九九二年,期間大約是四年,也表示在這段期間他要保持業餘球員身份,對已受到日本職棒注意的郭李建夫來說,條件實在是太「苛」了。我國選手陳義信與郭建成兩名選手已加盟日本職棒隊,其中郭建成簽了一個國內棒球選手近年來最「差」的約,引起棒壇人士不滿,他獲得的簽約金是日幣兩千萬圓,年薪日幣四百八十萬圓。而郭李健夫與棒協簽約沒有簽約金,年薪為新台幣廿四萬元,四年下來,也不過合日幣四百八十萬圓。最近由國內又到日本的郭泰源與呂明賜表示,要在日本成立「中華民國選手聯誼會」,目的是為我國球員爭取更「合理」的待遇。這個「聯誼會」中的郭源治,今年的年薪是日幣九千三百萬圓,約合新台幣兩千萬元,郭泰源的「不合理」待遇是年薪日幣六千萬元,那是新台幣一千四百萬左右。我國目前七位參加日本職棒的選手,均有特殊的表現,日本職棒養樂多隊吸收郭建成時,曾說過「先買下來以求安心」的話,有這種想法的日本職棒隊不少。如果棒協無法以更有效的方法,制止日本職棒來挖角,只想以「獎學金」來留住選手,此計可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