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博物館古今交會遊:(民生報)

2005-08-03(記者李友煌、郭漢辰/連線報導)

台灣棒運史上的紅葉少棒隊無人不知,但很少人知道第一支打敗日本少棒的隊伍出在高雄第一公學校,足足比「紅葉傳奇」早了40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的「高雄棒球風雲特展」還要告訴你更多的棒球風雲。 由孫立人行館改建的屏東縣族群音樂館,則成為屏東市區新興的夏夜景點,吸引許多民眾到此品嚐咖啡,享受浪漫時光。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因空調冷水管工程局部封館近兩個月後,終於恢復正常營運,首展推出「高雄棒球風雲特展」,帶領民眾重溫台灣棒運狂飆歲月及高雄人在台灣棒運扮演的重要角色。 館長陳秀鳳表示,台灣棒球運動發展近百年,成為跨越地域與族群的運動。台灣人最初稱棒球為「柴球」,而台灣第一支全國冠軍球隊就產生在高雄市。策展人謝式淵表示,回顧棒球歷史,高雄人替台灣棒運創下許多紀錄,在任何階段始終沒有缺席過。 史博館透過珍貴棒球歷史文物的陳列,以及模擬球場的展場佈置,將觀眾帶進時光隧道,重溫棒運風雲。謝式淵指出,日本人稱棒球為「野球」,於日治時期引入台灣,第一支棒球隊是1906年成立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今建國中學)棒球隊,台灣棒運自此展開。 隨著棒運由北往南發展,1929年高雄第一公學校(今旗津國小)擊敗日本人小學生,奪得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少棒冠軍,比「紅葉傳奇」早了40年,寫下屬於台灣的棒球傳奇。當時的小球員莊銘燦,今年已八十六歲了,昨天特別出席開幕活動,並展出自己珍藏的棒球文物。白髮蒼蒼的莊銘燦和前來參觀的復興國小棒球隊小朋友對比強烈,也象徵棒球運動在高雄薪傳的腳步不斷。 1931年,第一個純粹由台灣人組成的「高砂野球聯盟」在高雄成立,顯示高雄棒球風氣之盛。當年,旗津第一公學校與三塊厝第三公學校(現在三民國小)兩支棒球隊勢均力敵、連年纏鬥,傳為棒壇佳話。 日本戰敗後,棒球並未沒落。「野球」改名為「棒球」,繼續風靡全台。舊市府前體育場以及高雄市棒球場(立德棒球場)經常擠滿觀看棒球賽的高雄人。 1968年夏天,在眾人驚嘆聲中,台東紅葉少棒擊敗來訪的日本隊,次年進軍威廉波特勇奪冠軍,開啟臺灣棒球運動在70年代狂飆歷程。1974、1977、1978年,囊獲世界少棒、青少棒與青棒賽「三冠王」榮耀。其中,以高雄市立德裡命名的高雄市立德少棒隊,便參與1974、1977年兩度的「三冠王」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