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國球實在太沈重:(聯合報)

2005-08-01(胡清暉)

台灣的職業棒球運動十六年內發生兩次大規模賭博案,這項不光彩的紀錄,恐怕會成為世界棒球發展史的「台灣之最」。每當職棒邁向高峰,就會爆發賭博案,這絕非偶然。也讓人必須正視,台灣究竟有沒有乾淨的環境可以讓職業棒球正常發展? 民國八十五年,中華職棒首次爆發賭博案,球迷嚴重流失。令人痛心的是,涉案球員跨越不同的世代,幾乎是「中華隊」的代名詞,年輕球員甚至多半是奧運銀牌功臣。這些為國爭光的「台灣之子」,歷經八年官司纏訟,從昔日叱吒風雲的偶像明星變成馬路舖路工人、貨車司機、賣魯肉飯,讓人不勝唏噓。 職棒一再發生賭博案,反映的是台灣發展職棒運動的困境。從大環境來看,台灣賭風盛行、色情氾濫、黑道勢力無孔不入,加上職棒球團為求戰績過度依賴洋將,在不健全的環境下,期望職棒能夠正常發展無異是緣木求魚。諷刺的是,政黨輪替後,從總統、行政院長到地方首長,誰沒有為職棒開過球或拿著加油棒到場加油,每個人都誇誇暢談棒球經,然而,誓言掃黑的民進黨政府,依舊無法遏止黑道介入職棒。 職棒發展已十六年了,年輕好手幾乎都以出國打球為優先選擇,球場草地依舊坑坑洞洞,兩軍制度始終未能建立,興建巨蛋永遠只是政治人物騙選票的口號,就連倡議多年的運動彩券,也只聞樓梯響,凸顯的是「政府無能,球團無力,球迷無奈」,也難怪會重蹈覆轍。 棒球被稱為台灣的國球,甚至成為國族象徵,然而,所謂的「國球」,對簽賭的黑道、球員而言,似乎只是牟利生財的工具;對政治人物而言,更只是作秀、造勢的舞台。兩次職棒簽賭案,讓球迷看清現實,「國球」只是一場無力建構的幻夢,「說國球實在太沈重」。 與其讓廣大球迷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期望-失望」的循環中,長痛不如短痛,應該考慮暫時停賽,甚至解散職棒聯盟。站在一個球迷的立場,謹以「寸金難買棒球魂」這句話,送給所有清白的球員,希望球員能夠真正把棒球生涯當成「志業」,也希望類似事件永遠不會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