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黑道毒瘤 結束職棒凌遲:簽賭案偵辦應該重新聚焦 球團更應善盡保護球員責任(民生報)

2005-07-30(記者張文雄/特稿)

曾經有位體委會官員說「職棒是社會的公器」,姑且不論他所言是真或假,但只要牽涉到職棒的問題,必定會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偵辦職棒簽賭案就是如此。 照理來說,焦點原本應該放在掃除危害職棒環境的「黑道」及「組頭」,但近日來的辦案都放在「球員」身上,就整個簽賭的體系來說,涉賭的球員是被控制的骰子,但經過媒體大肆渲染後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骰子,似乎已經忘了控制骰子的組頭及黑道。 「證據到那裡,就辦到那底」是檢察官辦案時最常說的話,證據確鑿收押後逕送法院交由法官處理,「速審速結」也是經常聽到話,但警方在處理職棒簽賭案每日一案,每天都讓媒體追,很好炒作新聞。 警方日以繼夜積極辦案的態度絕對值得肯定,球員很好找,只要上球場找人就可以,但可能涉賭的球員畢竟是少數,警方上球場大動作找球員,已經影響到球隊的正常運作,及球迷觀看比賽的權利,這樣的作為讓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台灣職棒,非常難以生存,涉案球員自毀形象損害職棒很可惡,但球團及球員因警方辦案受到損害,誰來負責 這種「每日辦一案」處理可能涉賭的球員,就好像是每日一刀,一刀刀慢慢折磨清白的球隊及球員,無辜 的球員需要受這種責難嗎。 相對於警方的積極作為,球團的消極不作為也是誇張得可以,球員被警方帶走,居然不懂得幫球員找律師陪同,只知道忙著撇清球團跟球員的關係,照理這時球團更應該安撫球員的情緒,不要讓不安的情緒像傳染病一樣的擴張,球團似乎也忘了,人權這個問題,任由警方隨時隨地帶人走 。 「如果你被帶走,我會幫你請律師,讓你安心,如果你涉賭,我照樣開除你,還要向你要求賠償,要讓你死心」或許,這才是球團應該有態度。 人民有免於恐懼的權利,球團及球員,甚至球迷,都有免於恐懼的權利,我們贊成除惡務盡,抓出所有職棒的毒瘤,黑道才是毒源,我們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快速掃除社會的毒瘤,職棒簽賭案的偵辦應該重新聚焦,至於球團,更應該善盡保護球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