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8(官凌蕙/研究助理(台北市))
職棒二度爆發簽賭事件,發行運動彩券呼聲再起,但能否遏止簽賭事件,不無疑問。 首先,朝野各界看法仍不一致,政府相關部門似乎也仍未有周延的規劃。體育界倡議發行運動彩券多年,並曾提出「運動彩券發行條例」草案,雖引起熱烈迴響,但反對聲浪仍大。事實上,民眾普遍仍抱持運動彩券為「賭博」的觀念,以致朝野間難形成共識,也間接影響政府的立場,反覆不定,也一直未有周延配套規劃。即便政府單位有計畫發行運動彩券,但也非針對中華職棒。 其次,發行運動彩券並非萬靈丹,相關配套措施若無法完備,舞弊情事難以杜絕。一直極力爭取運動彩券發行權的台北銀行在其「運動彩券白皮書」中指出,球員容易以個人表現影響勝負關係,防弊不易。台灣職棒簽賭文化牽涉廣泛,可能還關係到黑道、民代等地方黑金體系,相關單位必須有配套的作法遏止球員、教練等與外場勾結的可能。 再者,場外的有心者涉入簽賭案,無非是有方法得以操控球賽結果,穩賺不賠暴利豐厚,因此願意鋌而走險。若將來運動彩券發行合法化,也可能因無暴利可圖,而讓投機份子對檯面上的簽注興趣缺缺,依舊繼續投入非法的地下簽賭市場,一如公益彩券發行後,六合彩仍然盛行的現象。 台灣運動彩券發行完備化還要經過一番努力,我們也無法期待運動彩券發行後,職棒簽賭舞弊情事就能立刻銷聲匿跡。發行運動彩券是一回事,抑制簽賭舞弊又是另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