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7(記者陳民峰/報導)
學者昨天指出,職棒再度出現簽賭打放水球的事件,顯示台灣這個剛起步的開放社會,很多新興產業的運作和發展,仍缺乏制度及法律嚴謹的規範,因此存在「撈一票再說」的心態;上次職棒簽賭案有22人雖被判刑,但都獲緩刑,對建立新興產業的制度與規範存在不利影響,這次涉案球員可能會面臨法律較重的處罰。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指出,少數人透過暴力或利誘手段,違反社會運作規則,取得龐大利益的案件,近年來其實存在各行各業,發生的原因主要是人性的貪婪,加上台灣新興產業的發展仍不健全,制度設計漏洞百出,使有心人得以上下其手。 林萬億警告,這種制度的漏洞若不彌補,未來會衍生更嚴重的犯罪,職棒簽賭再度發生只是其中一個警訊,其實台灣社會近年來已不斷出現各種新式的經濟犯罪手法,值得政府高層警惕! 而職棒簽賭之所以九年後再發生,林萬億認為與去年底時報鷹等球員打放水球案輕判有關,雖然他們職棒生涯已經結束,沒有再犯之虞,但忽略其對後進者產生的效應及影響。 他也指出,這是社會案件,不必獨責職棒,因為如果制度不健全,違法者可一再獲利,將鼓舞更多人跟進,包括選美、模特兒選拔也會出現內定情事。因此,棒球或職棒本身並無罪過,問題出在產業經營方式的錯誤,有關單位應設法建立更為嚴密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