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6(本報記者林以君)
現在的「金鋒仔」,可以回台南老家幫忙家裡種芒果、找個路邊小攤賣他喜歡吃的桶仔雞,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留在美國大聯盟繼續奮鬥,或是看看日本職棒的發展機會,生涯首安出現後,應有一種說不出的「海闊天空」。 24小時內,陳金鋒重回大聯盟,擊出生涯首安、前兩分打點,在7年等待後,一切都顯得有點急迫,但生涯首安、打點出現後,很多思考終可腳踏實地開始、完整地計畫;那個站上一壘壘包的陳金鋒,有些「喜悅由壓抑中流出」的感覺。 壓抑來自他這7年來,不可能每分每秒保持積極,但至少做到了沒放棄自己;喜悅流出,也是終於吐一口氣後的快感。 代打要能建功,真的是要有點準備,無人出局滿壘等到兩好三壞之後再出棒,的確要有點耐性,「鋒仔」生涯首安帶著道奇隊破蛋的兩分打點,讓崔西舉雙掌齊眉,連拍了6次手,這或許是讓崔西改變運用陳金鋒的重要轉折點。 全台灣的「鋒迷」也終於放下心中的深深掛念,近年來旅美球員潮先鋒、第一位升上大聯盟的陳金鋒,也終於在曹錦輝、王建民後,把他大聯盟紀錄上的「空白」補上了,來得雖晚,但貨真價實。 這位中華隊在國際賽的英雄,始終無法在大聯盟打出生涯首安,去年在客場、也是在丹佛,「鋒仔」一度可能以高飛犧牲打打出生涯首打點,但三壘審誤判三壘跑者提早離壘,當時曾有人提醒,「希望這不是陳金鋒大聯盟生涯最大遺憾」,現在看來,也還好。 今年一月,當他從道奇40人名單中被移出時,雖意外,「怎麼會這麼快」;但當他赴美春訓前,就已知道,這次「春訓到一半,我大概就會回到小聯盟集訓營」,這是7年來首度讓家人感覺身邊多了一個「不是很服氣」的鋒仔,為何五上五下大聯盟,總是坐板凳的時間居多,14個打數無安打,真能描述過去的磨練? 「大不了,回老家種芒果、芭樂。」是金鋒仔常掛在嘴上的話;農曆年前,天天與老哥陳連宏共乘一車準時赴統一獅隊路竹練習場前,必定經過路竹鎮路邊「桶仔雞」攤位,他總是多瞄一眼說:「美國不待,來賣鋼管雞也不錯。」「還可以把打斷的木棒拿來當柴火燒。」 但他心底更清楚,赴美關鍵的第七年,只要有機會,他還是可以上大聯盟,安打、打點這些欄位的空白,他還是有機會填上「0」以外的更多亮麗數字。 當大批日本職棒球員蜂湧赴美的此時,一種要陳金鋒赴日本職棒發展的聲音,的確在他耳邊迴盪。 在所有答案出來前,他最在乎如何準備妥當、最希望專心打球。這兩項若做不到,再多芒果、芭樂他也不會種;打斷再多木棒,他也不會烤桶仔雞;再多上大聯盟的機會,他也不會有安打;再多日職球隊邀約,他也不會心動。 他總是一句話,「自己不準備好,機會來了,再用力,也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