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模式 王是第一人:(民生報)

2005-05-17(記者王惠民/特稿)

2004年4月甲組棒球春季聯賽前後,王建民爭奪戰在台熱烈上演,來自美國職棒各球團的球探們,為了網羅這名好手各自拿出最大誠意,首開國內球員先例的交換學生模式,也在此時出現。 先前赴美的國內三名球員,陳金鋒已經服完兵役,曹錦輝和郭泓志都是高中剛畢業就走,三人和具有學生和役男雙重身份的王建民大不相同,王建民如何在合法的情況下出國,頗費思量。 已經網羅曹錦輝的科羅拉多洛磯球團,率先提出一個可行構想,春季聯賽開打前半個月,也就是2004年3月中旬,洛磯隊請出北科羅拉多州大副校長王樹茂,專程來台拜訪王建民就讀的台北體院,表達願意提供「交換學生」名額給王建民就讀,然後再加盟洛磯隊的方案。 北科大原本就和台北體院有學術交流合作關係,在此方式下,王建民出國挑戰大聯盟之餘,還可以兼顧學業,這是北體校方,以及王建民自己和家人的共同期待,校方對這個提議抱持歡迎態度。 聯賽期間除了洛磯隊有積極動作外,網羅陳金鋒和郭泓志的道奇球團,也派出高層人員專程來台,這兩支已有台灣好手的球團,借用原本打下的人脈,私下早已開始爭取王建民的佈局。 春季賽結束後,王建民爭奪戰正式上演,王家委由台北體院球類系系主任、也是現任中信鯨領隊的林敏政,以及北體棒球隊總教練高英傑出面代表家長,和各球團進行接觸。 各球團立即登門拜訪,2000年4月12日春季聯賽剛結束,洋基、費城人和勇士等三支球團的球探一起出現,林敏政對他們三人,以及後來陸續見面的總共十來支球團,公開提出「價碼、繼續就學、代表國家隊出賽、建立合作交流模式」的四大考慮要素,意味著想要爭取王建民,除了誠意要夠、價碼出得起之外,學業和國家隊需要同樣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