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2(記者王惠民/特稿)
1999年,堪稱國內的青棒年,該年,曹錦輝飆出155公里快速球,左投的郭泓志也飆破150公里,加上IBA世界青棒賽在台舉行,很多國外球探絡繹不絕來到台灣,不可否認的,許多球探是專程鎖定這兩名青棒好手而來。 當時已經就讀台北體院一年級的王建民,雖然沒趕上這股風潮,不過球探來了總會四處看看,當時已經有人注意到他了。 「這個球員不錯,以後可以多加注意。」後來幫王建民簽下190萬美元簽約金的經紀人宋正立說,一個熟悉的大聯盟球探,早在王建民和洋基隊簽約前一年,就點出他的潛力無窮,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兩名青棒好手的身上。 那一年的王建民,已經投出幾場不錯的比賽,梅花旗大學棒球賽預賽,他對強敵文化大學,完投九局只被打出七支安打,而且送出13次三振,率隊以3:2取勝,上大學之後才學的指叉球,在這一役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專聯賽時同樣是對上文化,他投出無四死球完封勝,而且全場只被擊出一支安打,送出11次三振,台北體院總教練高英傑賽後給予高度肯定:「他進步很快,假以時日一定可能繼蔡仲南之後,成為中華隊主力投手。」 甲組春季賽時,王建民預賽表現不盡理想,但冠軍戰前五局力守不失,直到第六局丟分後才換上曾傑志接替,兩人連手幫台北體院衛冕成功。 一次又一次的搶眼表現,幫助王建民第一次入選業餘球員組成的中華隊,1999年5月前往日本參加四國邀請賽,7月的中華隊選拔會議,他再入選職業和業餘球員組成的30人名單之中,備戰年底的奧運資格亞洲賽。 1999年8月,事關奧運資格的亞洲賽國手最後決選,王建民因國際賽經驗較弱,加上國際賽的表現並不搶眼等原因,遭到選拔委員割愛,不如青棒好手曹錦輝入選那般風光,但王建民開始竄起,已是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