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和王建民:(聯合晚報)

2005-05-09(社論)

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在大聯盟的首戰和第二場比賽,對台灣球迷,最大的感受,未必是輸贏,而是「看到沒有」。兩場比賽結果不一,首場王建民雖無勝負,卻頗有勝利者架式,第二場則被打出五分而承擔敗戰。不過台灣球迷可不在乎,因為他們看到了翹首企盼的實況轉播。 看到台灣的棒球英雄上場出賽,台灣的球迷當然希望能夠看到現場立即轉播,而不是事後看新聞,或者盯住電腦螢幕看網路上的文字新聞。眾多球迷的這個希望,落在國內少數幾家體育頻道身上。但是在商言商,國內棒球人口還不足以讓收視率高到有利可圖,於是這幾家體育頻道經過盤算後,放棄向美國職棒大聯盟購買轉播權,棒球迷失望到極點。王建民的第二場比賽,事情卻有了峰迴路轉,公共電視台在原本未編列預算的情況下,向教育部、體委會、新聞局等單位東拼西湊找了一些經費,最後由立委發起「贊助公視、前進大聯盟」的捐款活動,讓公視買下大聯盟一季28場比賽的轉播權。於是台灣球迷們可以坐在家中電視前面,看王建民第二場比賽的轉播。 「公視這樣做,就是愛台灣啦!」、「如此一來,我們繳稅也心甘情願!」、「我愛公視!」這些是網友對公視轉播王建民大聯盟比賽的讚美。但是,另外有一種質疑的聲音:公視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轉播呢?尤其是網友把NHK拿來和公視比,更覺得無法釋懷。問題當然還是出在經費,台灣的公視每年只有14.5億左右的收入,其中政府固定補助9億,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捐贈將近1億,其他都得自籌。大聯盟一季1500萬元台幣的轉播權利金,終究不是小數目。然而,作為全民的電視台,如果連台灣之光王建民的比賽都無法轉播,公共電視的角色終究將受到質疑。 公共電視台這幾年來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而這次王建民大聯盟首戰轉播權事件,卻也凸顯公共電視台在既有制度下的限制。公共電視台如果要發揮更多、更強的功能,勢必要擴大財務來源。譬如說,除了政府補助和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的捐贈之外,有沒有可能改成向全民徵收?或者至少附加在有線電視收費裡?但要這麼做,就必須先建立全民共識。台灣民眾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