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1(本報記者藍宗標)
一場比賽的主體當然是球員,但是當裁判一再成為焦點時,事情就很大條了,不可否認,中華職棒聯盟裁判組目前正面臨「公信力崩盤」的危機。 向來冷靜的Cobras教頭郭泰源,昨天一反常態,對著裁判大罵,這種總教練發飆的激烈場面,今年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就連網路上也有大批球迷開砲,指裁判「又又誤判」,還特別用了2個「又」字,可見職棒裁判的形象,並沒有因為去年全部資遣,今年重新約聘,出現什麼明顯的改觀。 裁判在場上的權威當然不容質疑,不過就像La new總教練洪一中所說,這種權威必須建立在精確的判決,換言之,裁判本身也要隨著比賽提升水準,不能一天到晚讓各隊教練找到懷疑的藉口,然而從今年開賽第1個月的過程看來,裁判組的水準顯然沒有得到認同,總教練、判官之間的心結,似乎越來越深了。 其實,從過去的例子看來,一旦比賽出現爭議,事後檢討也並非完全錯在判官,仍有總教練、球員自己失誤的狀況,但是裁判組今年就像得了流感一樣,判決爭議的場面一再出現,真的讓很多媒體和教練搖頭,也許「裁判加油」,是相當發人深省的4個字! 一場職棒比賽的勝負,可能關係到年度排名,裁判出現誤判可以重罰,卻無法更改比賽結果,這是相當現實的問題,昨晚聯盟官方網站有一個署名「小小鋒」的球迷發表看法,特別提到「規則絕非裁判用來解釋行為及凸顯權威的工具」、「抗議、驅逐、誤判這些花絮偶一為之可以增添話題,倘若經常如此,就會令球迷不耐、失望了」,判官大人們!是不是該好好反省一下了?